百韵网 >>  正文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23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5%以上。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神舟十号在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扩展资料

中国航天发展目标: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二号1984年4月16日
东方红三号 1997年5月12日
东方红四号
曙光计划1971年4月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
神舟三号(首次载动物航天)2002年3月25日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九时
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为中国一个正在计划中的目标飞行器,目的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计划将于神舟七号之后及神舟八号之前,即在2010年至2011年间发射。根据国家航天局所表示,天宫一号会是一个重达8吨的空间实验室组件。其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将与其对接,成为中国首个小型神舟八号(未来,不载人,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九号(未来,不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对接)
神舟十号(未来,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对接,首个宇宙空间站正式开始运作)
空间站及首个空间实验室。
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计划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夸父。

2012年6月16日下午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神舟九号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圆满完成神舟十号此次的太空飞行。神州十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的此次任务可以说是“准备充分,实施顺利,成果丰硕,完美收官”,不仅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这一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施的15 次宇航发射任务以“全胜”告捷,发射次数继俄、美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顺利完成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突破200 次;
高分二号卫星让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跨入亚米级时代;
2014年12月31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8星送入太空

此外,我国计划于2016年陆续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也将在2016年进行发射试验。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00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 赵尔陆任副主任。

  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1956年10月15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17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年至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成立了 “581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7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至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1968年2月20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8年。

  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79年1月7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6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中共中央军委发电致贺。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两周的试验共发射了四枚火箭。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1年1月22日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 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999年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远期目标。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三号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顺利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为中国今后的载人航天测控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成功发射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航天员:费俊龙(男) 聂海胜(男) ,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 承载航天员:翟志刚(男) 刘伯明(男) 景海鹏(男) , 我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等待神舟系列飞船对接,安装对接口的太空实验舱,最终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

  2011年11月1日,神州8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 ,我国首次载有女航天员的飞船发射,航天员:景海鹏(男 第二次飞天) 刘旺(男) 刘洋(女),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未来,随着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中国将完全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性基础技术。
  下一步将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再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预计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顺利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

相关要点总结:

15985651768:航天大事记
蓬荆答:中国航天大事纪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

15985651768:中国航天的大事件?
蓬荆答:载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大事记
蓬荆答: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于15日至17日发射,权威人士透露,尽管目前气候变化异常,但不会影响飞船正常升空。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在发射升天后,预计围绕地球飞行14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华夏飞天之梦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历程。1956年3月...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
蓬荆答:2015-11-23 中国航天大事记 149 2013-03-19 中国航天历史大事件 要新谢谢。 30 2013-08-06 中国航天的重大科技成果和进步的历史事件时间表 96 2013-10-02 中国航天大事记 2 2013-12-04 新中国航天史的重大成就一览表 2016-03-11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中国航天大事 32 2014-01-23 中国航天的...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大事记
蓬荆答:中国载人飞船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发展史
蓬荆答: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珠泫9f 2018-04-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航天大事记....

15985651768:中国载人航天的大事记
蓬荆答: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 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鲜为人知...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发展史
蓬荆答: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

15985651768:中国航天资料简介中国航天资料大全
蓬荆答:关于中国航天资料简介,中国航天资料大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将发射升空。2、据了解,"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

15985651768:中国航天大事
蓬荆答:均按时间顺序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二号 东方红三号 东方红四号 曙光计划(未实现的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首次载动物航天)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神舟六号 嫦娥一号(受次绕月飞行,1年后硬着陆,以后计划大概分“绕”、“落”、“回”3个阶段,具体时间不明,下文...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