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唐刀有四种类型我只知道横刀是直刃双手刀其他三个长什么样子,要图片。 日本刀/唐刀的起源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仪刀 

仪刀多指唐代仪刀。魏晋两宋称为御刀,明代为御林军刀,是苗刀的前身。它的战场实战出现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民间武术家结合日本刀术,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搴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冲锋陷阵,它既是刀又如枪。详见苗刀。

唐仪刀为军刀四制之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龙凤是皇家象征,所以那些装饰豪华但是没有龙凤环的唐刀其实是横刀。仪刀外型最接近其祖先"环首刀",主要为禁卫军千牛卫和仪仗使用。仪刀又称"长刀","细刀","千牛刀"其实就是仪刀。多出现在重要的礼仪场合。

唐懿德太子墓、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中多可看见侍卫所配的长刀,长刀为环首,双手持握顶部,或伫立身前,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刀比较长,形制上"施龙凤环 ",承袭汉环手刀式样, 装饰上 "装以金银"极尽奢华,这样精美的环手大刀不仅是大唐威仪的体现,同样也深远影响了中国冷兵器的发展,这样的环手大刀随着各国使臣的往来,流向四方,深刻受到仪刀影响的有两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高丽、日本、吐蕃。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日本都出土环首刀,这些环首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镶嵌金银,这些环首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而中原大地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争的蹂躏,唐仪刀也消失和湮灭了。

横刀

横刀不是一种独立的兵器,而是唐代刀的一种式样,为中国主要是隋唐时代的兵士佩刀。它是作为唐代主要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刀型传承自汉环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军用横刀均保留着环首。

现代复原的多为笔直狭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环首。如果说障刀是匕首一类,那么横刀就是军队主战刀。而横刀多为60~80厘米,狭窄的刀身,威力俱佳。

所以更大的可能就是,障刀不是匕首,而是真正的主战刀,宽刃的大砍刀(障刀)。障者扫清障碍,霸气,宽的刀身"盖用障身以御敌"。而唐六典只说了横刀为佩刀,并未战刀,杀敌一类的描述。

所以横刀为兵士佩刀。即: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所配之刀。(类似现在警察交警的配枪,警棍),不难理解横刀多为60~80厘米。

因横刀刀身笔直,中正不阿,既有"剑的王者之风,又有刀的霸者之气"现代俗称"唐刀"多指横刀,以横刀为代表。

中国大陆地区部分刀剑买卖商家推广的概念,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仓院藏品-"金银钿装唐大刀"古时来自中国的舶来品或者按照当时"唐人"的刀进行仿造的,因目前证据尚有不足,尚未定论,装具风格是仿中国的,但和风也十分明显。现代唐横刀多数是参考仿造日本刀,很多采用切刃造(刀的截面),只有少数刀商结合一脉相传的环首刀进行复原。

基本信息

障刀

障刀是唐刀四制之一,名字由它的用途而来,唐六典:盖用障身以御敌。

唐刀四制中障刀争议最大!

一种观点:类似于匕首或是日本刀中的肋差,形状差不多,但更为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当士兵手中横刀或者陌刀因为贴身而不便使用时,障刀就成了近身主导武器,所以有盖用障身(障刀+身体)以御敌说法,因为短整个人身子和刀都迎向敌人。障者,隐蔽之物。长15cm~50cm左右。

另一种观点:障刀,障者,扫清障碍,霸气。盖用障身以御敌,障身二字可以理解为刀身御敌,所以极有可能是宽刃唐刀,在唐代有宽刃唐刀很正常,但是却不见记载。所以障刀也有可能是类似宽刃的大砍刀前身。同时另一个间接证据,唐宋时古人常用作扫清障碍开垦荒山的"畲刀"也是宽刃大刀。畲刀是当时民间农用刀具。到了宋代畲刀结合了陌刀的可拆卸刀柄,安装长刀柄的畲刀就成了民间用刀"朴刀"。安柄之处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丝, 而且是"三个丫儿",安装好了,十分结实。

陌刀

陌刀,中国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开始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

《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多为对骑兵作战使用,威力巨大。 陌刀形制多样,长兵主战刀,形制有斩马剑升级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长而刀身特短的三尖两刃刀式(见唐郭子仪墓壁画)。盖因大唐地域广阔,各大都护府军备自制,也因此风格不同。

部分陌刀刀身大多较窄,弯曲弧度,对日本的长兵器影响很大,其外形可以参考日本战国时期兵器。可劈砍,可枪刺。

史书:("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新唐书》列传一百一十八张兴传)。由于陌刀出现于隋,盛之于唐,唐时的1斤相当于现代的660克上下,唐时的15斤相当于现代的10公斤左右。

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由于陌刀不允许陪葬,所以当今并没有陌刀实物出土,网络上所有的陌刀复原图均为后人猜想。



你在做梦。横刀的形制也是根据日本的唐样大刀复原的。鬼知道横刀是不是那个样子。
至于陌刀,仪刀,障刀就别研究了。

日本刀/唐刀的起源是什么?~

横刀,最初传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发展到后来逐渐被日本人变为了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而现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 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大刀”。横刀,为双手刀,是在汉朝的“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去掉了在汉朝常见的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可以双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基本形状和现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横刀的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现在的常见的“日本刀”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唐朝横刀的形状为直刀形状。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刀”的形状总体上就是完全抄袭中国的唐朝的“横刀”样式,虽然这对于喜欢标榜“日本刀”攻击力的日本人来说是种难堪,但是这的确就是真实的历史。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简单来说唐刀是直刃其他刀都是带弧度的这是最大的区别不过唐代晚期的一些唐刀也是有弧度的 折叠花纹钢~的刀身~现在订作一吧真正的唐刀要30~40天左右价格1000~8000的都有 日本刀直系血缘是唐刀,优点是锋利硬度高,缺点是成本高昂且不可修复 唐朝很多节度使就差点当唐刀弄到破产,唐之后就逐渐淘汰了。 也就适合战争规模小的日本使用,而且别让电影误导,似乎日本兵人手一刀似的,其实只有武士阶层才装备得起。而且日本资源少,盔甲材料都是竹木结构为主,就算将军所用高档货也只是关键部位包铁皮而已,对武士刀损耗较小。 所以实际上倭刀和中国剑差不多,中看不中用,基本上一场战斗下来就报废了。还是大刀片更适合实战。价格便宜量又足,报废了就回炉也无所谓,真正大战场上最使用还是厚大砍刀。 日本刀基本上和花剑一样,单打独斗用还行,想上战场,准备50把备用吧。基本上在万历朝鲜战场上,日本刀碰到明朝的砍刀队,是连刀带人一块被砍断,当时装备的砍刀重量12KG.日本刀的重量在0.8~1.2KG之间 唐刀有四制,为中国唐朝时期军队所装备刀制的合称。 《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 横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于隋。《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由此可见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划为礼仪和战斗刀两种,陌刀与仪刀、横刀、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属于宿卫兵仗,上引《唐律疏议》卷八宿卫者所持兵仗有横刀、甲、矟、弓、箭之类,但没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门略云:其年(开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内诸司卫所管羽仪法物数内,有陌刀利器等……其诸司卫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请纳在军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请给仪刀。可见陌刀不是羽仪法物,而是利器。 横刀的形状为直刀形状且短柄。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刀”的形状总体上就是完全抄袭中国的唐朝的“横刀”样式,虽然这对于喜欢标榜“日本刀”攻击力的日本人来说是种难堪,但是这的确就是真实的历史。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中国唐刀,德国的开山刀,都可以说是刀中极品,只是正宗的少见,特别是唐刀,天下少找卖家,只能托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来特别打造.日本的倭刀与唐刀外形极象,怎么形成的不用再说,日本有几样东西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唐朝时发展出新的刀型,刀首无环,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刊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至今正仓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传世品可供参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後,以此为基础而发展出後来的武士刀。 除了短柄长刀之外,唐代还有一种长柄的刀,长一丈(约三米),称为「陌刀」,威力极强,步兵持之以横向密集队形列於阵前,「如墙而进」,但唐以後就未见使用的记载了。 两把刀都是唐朝八世纪中国制的宝刀,当时运到日本,现藏日本皇宫拥有的正仓院。 第二把刀装的白刃(下图七),这把刀是高造、直刃文;日本刀的制法如夹钢和包钢、切刃造和高造、用烧土来淬刃和造刃文、反复锻打都是中国发明而流传到日本的


相关要点总结:

18679269548:中国唐刀和日本刀有哪些区别?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刀?
叔嵇答:唐刀有横刀、一刀、墨刀等分类。武士刀也有簇刀、太刀、野太刀、肋差、匕首等分类。这里我只比较了唐横刀、太刀和匕首。唐横刀的刃口是直的,而太刀和大刀的刃口是弯的,但弯曲的程度不同。弯曲的边缘可以使切碎时的接触面积更小,增加切碎时的压力,使刀具更锋利,不易变形。另外,弯曲的刃口可以使...

18679269548:唐刀有几种刀刃
叔嵇答:唐刀的开刃目前知道的只有一种:斧刃,就是在刀身宽度的四分之一处开刃,刃厚而坚韧。按刀形的不同,又分切刃跟诸刃,区别就在刀尖的部分,切刃的刀尖大约成45度斜角,诸刃的刀尖则像剑的形制。

18679269548:横刀是唐刀吗
叔嵇答:横刀是唐刀的一种。唐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刀具,而是唐朝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这四种刀分别是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作为唐朝主要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横刀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横刀在唐代被广泛使用,不仅是军队的主要武器,也是民间常见的防身刀具。它的设计独特,刀身笔直,刀刃锋利,适合劈砍和...

18679269548:唐刀杀伤力那么强,为什么后世不在继续用了
叔嵇答:到了唐朝,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刀的样式有所改变,但依然延续了直刃的样式。只是刀身更加细长,刀柄也有所延伸,使其可以双手持握,从而使双臂的力量都能用上,所以刀的威力更大,实战效果更好。而且,唐刀能有如此辉煌的历史,除了延续前朝流传下来精良的打造工艺和造型之外,材料的选择也是重要的...

18679269548:中国古代的唐刀都是直的么,有没有刀身有弧度的唐刀呢?
叔嵇答:没有 为什么中国唐刀是直的?盛唐时代腰刀的正式名称叫做横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刃,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唐朝横刀,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之后,再加上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

18679269548:十大名刀的唐刀
叔嵇答:而今天我们讨论的唐刀一般指横刀或类似日本正仓院内所藏“唐样大刀”类的直刃系刀具。《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仪刀: 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于隋。《...

18679269548:唐刀就是横刀?
叔嵇答:是的。唐刀也叫唐横刀,双手使用,刀刃笔直,故名。

18679269548:什么才算真正的唐刀
叔嵇答:至于魔刀的造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长柄大刀,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双手短柄长刃刀。除了磨刀之外的其他三种刀,虽然没有准确的证据表明其形制,但至少有几把真刀或疑真刀留存下来。所以,网络上的“唐刀”概念其实是指易刀、障刀、横刀的统称,这些剑应该都属于短柄单手刀的范畴。追溯环首刀初现时期...

18679269548:唐刀的定义
叔嵇答: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的唐刀一般指横刀或类似日本正仓院内所藏“唐样大刀”类的直刃系刀具(这点有待考证)。 仪刀: 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龙凤是皇家象征,所以那些装饰豪华但是没有龙凤环的唐刀其实是横刀...

18679269548:什么是唐刀
叔嵇答: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陌刀: 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由此可见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都...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