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有关洞庭湖的古诗句 唐宋时期洞庭湖水域向西拓展,达到方圆七八百里,而且是洞庭湖最深的时期,\'八百里 洞庭\'开始频频出现于这一时期的诗文中,如唐僧可朋的\'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宋 梅尧臣的\'风帆满目八百里,人从岳阳梦上看\',等等。

� 洞庭湖的潋滟澄波和壮丽景色、恢宏气势,激发起诗人的无限诗情。唐代张说诗曰?quot;平 湖 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 浩然诗曰:\'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惟余水共天\'。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 人李白和杜甫均有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千古传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诗曰:\'清晨登巴 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 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杜甫形容浩渺洞庭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白居易的\'猿攀树立蹄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元稹的\'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宋朝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 庭》极得后世赞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正因为湖水幽深莫 测,浩浩无涯,使人们产生了奇妙的幻觉和神奇的想象。唐人李朝威在他的《柳毅传》中, 便将洞庭湖描绘成\'白璧为柱,青玉为墙\',\'台阁相向,千门千户,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的洞庭龙宫。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关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现摘录一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湖光秋月两相合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短信搜索 本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词简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的湖光与秋天的月光相融和,

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

好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

题外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银针:首页 | 图片 | 君山银针论坛 | 全部 [收藏]

在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中,有一晶莹剔透的小岛。远望如横黛,近看似青螺,临空俯视,又像合抱的太极图。它,就是充满神话的君山。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的《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都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君山的独特风貌。

君山,古称湘山,又名洞庭山。关于它的来历,曾有这样一段神话:一位名叫麻姑的仙人,是她运用神力把原在昆仑山上的一块巨石,吹落到洞庭湖的。唐代程贺的《君山》诗:“曾游方外见麻姑,说到君山此本无。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据《湖广志》记载,君山的来历出于山上的二妃墓。上古时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即今天湘南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是他的前任尧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追寻舜帝,赶到洞庭山,闻帝已死,抱山竹恸哭。泪洒山竹,斑斑点点,遂成今日山上之斑竹。二妃幽怨至死,葬于洞庭山。二妃又名君妃,故洞庭山又名君山。
洞庭湖,冬春多雾,夏秋多云。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时而日星隐约,山岳潜形;时而浩月千里,浮光耀金。这给湖中君山凭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拾遗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又传说这洞庭山与太湖中的洞庭山,两山之间,虽是千里迢迢,却有“石穴潜通”,真可谓“乾坤吴楚双开眼”。这些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难怪道家把君山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哩!自称“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的秦始皇,也不辞劳苦,跋涉万里,巡游君山。他在这里曾遭暴风惊涛,以为是湘君之神故意阻拦,一怒之下,“使刑三千人,伐湘山树,赭其山。”据说那石壁上秦始皇还盖有几个封山印。至今还残剩一个,但也痕迹剥落,文字莫辨了。

从岳阳楼到君山岛,只有15公里水路。登上小轮船,不到一个小时即可抵达。冬季,洞庭湖水浅沙明的时候,还可乘汽车经君山农场,绕道到君山。君山面积约100公顷,过去曾建有三十六亭和四十八庙。如今,君山上的古迹已大多难寻觅,不禁让人叹惋。

从君山东麓,舍舟登岸,就可见到用花岗岩砌成的二妃墓。墓的四周翠柏环绕,绿竹蓊郁。墓前竖立着一副石刻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两侧还竖有青石刻的二妃塑像和前人诗词题咏。

离二妃墓,穿过一条小山谷,就到了柳毅井,传说是柳毅为龙女传书进入洞庭龙宫的地方。井沿上,雕刻有两个大理石鲤鱼头,那神态,好像在相对吹风鼓浪。有石级通向井中,石级两边石壁上,刻有威武魁伟的虾兵蟹将的形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好像在把守着龙宫的大门。

在柳毅井旁,有一座山岗叫龙舌山,山上一棵古树悬挂着一口大铁钟。据说,杨幺起义的水军营寨就驻扎在君山上。附近的百姓为了感谢起义军,就铸了一口大铁钟,深夜悄悄地运上君山。第二天一早,起义军看到大铁钟,不知从何而来,便相传是天神相助,从天外飞来的,故名“飞来钟”。

从龙舌山东行,前面的高山上,耸立着一座大型四角古亭,这就是传说中的朗吟亭旧址。现在的朗吟亭,即为纪念吕洞宾而修的。相传“诗酒神仙”吕洞宾来到岳阳,常常喝醉了,就睡倒在岳阳楼旁一棵大树下,醒来后便飞到君山,面对洞庭,高声吟诗。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朝游壮越暮苍梧,袖有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登上君山的最高峰,那里便是酒香山。酒香山,据说是汉武帝想长生不老,曾寻求仙酒的地方。果获仙酒。但在大将弈巴送酒途中,却被东方朔用计偷喝了。武帝为此大怒,欲杀东方朔。对这件事,后人向院贤曾专门写了一首《酒香亭》诗加以诮笑,诗道:“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方朔好诙谐,早润滑稽口。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明朝《一统志》载:君山有酒香山,“每春时,径径有酒香,寻之莫见其处。”原来,这酒香是生长于酒香山密林中的一种香藤植物发出的。花香如酒,风传数里。

君山的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君山茶的品种中,以“君山银针”历史最悠久。君山银针唐时就被定为贡品,专供皇帝饮用。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就特别爱君山茶,规定每年要进贡18斤,初春时由地方官吏监督和尚采制。在1956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得金质奖章。银针的采制要求很高,它只能在清明前后7至10天内采茶,而且规定在雨天、空心、细瘦、风伤、弯曲、茶芽发紫、茶芽开口、大露水早晨、不合尺寸等多种情况下不能采摘,而茶芽的长短、宽窄、厚薄又是以毫米计算的。这种茶制作出来,用开水冲泡,一片片垂直立起,踊跃上窜,稍后垂直下落,反复二三次,最后簇立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品一口澄黄清澈的银针茶,清香醇冽,沁彻肺腑。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当人们游览岳阳天下楼的时候,又谁不想再饱览一下君山的旖旎风光、秀丽容貌?谁不想去酌一杯君山酒,沏一壶银针茶?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5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有关洞庭湖的诗句蛮多的。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春夜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翻译】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翻译】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不用打开书套,只想登上酒楼。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别舍弟宗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登岳阳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翻译】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送刘山人归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
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中秋夜洞庭圆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姚合。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洞庭湖君山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洞庭湖寄阎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洞庭阻风》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张泌。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温如。其全文诗句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查慎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相关要点总结:

13554776418:洞庭湖诗词
韶仪答: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5、《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唐·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欲济无...

13554776418: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有哪些
韶仪答: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13554776418:关于描写洞庭湖的诗词有哪些
韶仪答: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元稹《洞庭湖》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

13554776418: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韶仪答: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7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

13554776418:关于洞庭湖的古诗5首
韶仪答: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3、《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

13554776418:写洞庭湖的诗句
韶仪答: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1、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4、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来鹄《...

13554776418: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韶仪答:1、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2...

13554776418: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韶仪答: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白话文释义: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2,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13554776418:关于洞庭湖的古诗
韶仪答:1、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唐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2、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宋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走到湘江的尽头便到了洞庭湖,楚天辽阔,放眼望去远处都是...

13554776418: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有哪些?
韶仪答:南通青草、洞庭湖——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千古洞庭湖——宋 王以宁 《感皇恩·千古洞庭湖》洞庭湖上银涛观——宋 王以宁 《虞美人·归来峰下霜如水》已过洞庭湖——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似似不常似》海风吹落洞庭湖——唐 方干 《题君山》曾过洞庭湖—— ...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