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体现了大潮的雄伟壮丽,描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意思是: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其七》

原文: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扩展资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赏析

八月涛声指钱塘江口的潮声。描写的是中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在八月中秋前后,因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蜂拥出海口,浪涛呼啸而来,吼声像是从地下发出的。

这两句大意是八月潮水吼地而来,潮头高达几丈,触山之后又退回大海。诗人把潮水描写得似乎是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猛兽,它吼地而来,触山而退,活灵活现。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九首



~

相关要点总结:

15990459329:刘禹锡的关于“观潮”的诗是哪首?
应骨答:《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 :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意思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原文...
应骨答:1、意思是: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2、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七)》,全诗为: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3、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后面两句是什么?怎么读?
应骨答:杂曲歌辞·浪淘沙 [ 唐·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15990459329: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
应骨答:意思是: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下一句是什么
应骨答:意思: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出处:《浪淘沙·其七》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八月的涛声像万马奔腾般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了岸边的山石又被撞了回来。片刻之间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再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

15990459329:什么吼地来,头高数丈什么古诗
应骨答:“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古诗原文: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诗文翻译: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尺触山回。
应骨答:意思是说八月的海涛咆哮地从地面卷来,浪头高达数丈拍触山崖依旧退回。 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它在临走的时候卷起的沙堆洁白得好象雪堆。《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刘禹锡善用语言作画,创造诗画结...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什么意思?
应骨答: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个是刘禹锡的《浪淘沙》,写的是秋天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八月”是大潮时节,所以一旦涨潮,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两句通过涨潮的形态和声响,把涨潮之势描绘得惊心动魄. ...

159904593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
应骨答:意思是:八月海潮汹涌起,掀起巨浪千层高,最后却触山而返。只是一会儿却又卷潮涌回海里,再次翻潮覆浪卷起沙堆似堆雪

15990459329: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什么意思
应骨答:原文: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