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实习七(六)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基本要求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地记录。

二、编录基本步骤

1.分层

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按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心分层。

2.记录回次数据

(1)填表。由浅入深,依次将每一个回次的编号、起止孔深、岩心长度、残留岩心、进尺、采取率等记录于“钻孔回次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内。其中,“止孔深”应为经过校正的孔深;“岩心长”应为经过编录人员检查、整理并认可的实际岩心长度。

(2)残留岩心的处理。残留岩心的长度一般以施工人员测量为准,当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使其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可按下面办法由编录人员进行处理。①在岩心完整时,以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为100%计,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最多只能上推三个回次;②如岩心破碎为砂状、粉状和不在同一岩性中钻进而用反循环采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准上推。

3.回次采取率计算

(1)当同一岩性段内,连续五个回次的总进尺大于或等于该岩性段岩心总长度时,要计算五个回次平均采取率(“进尺”为本回次止孔深减上一回次止孔深);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矿层(包括含矿层、矿化蚀变带)及其顶板3~5m要求计算回次采取率。

4.记录分层数据

按“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的要求填写分层数据。分层数据应对应于表中左侧的回次位置填写。

5.换层孔深计算

从一个分层变换为下一个分层时称为“换层”,换层时所处钻孔深度称为换层孔深。根据换层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回次内换层、回次间换层及空回次换层3种情况计算换层孔深。

(1)某一回次内换层时,

(2)回次间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3)空回次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1/2,也可根据上下层岩石的相对硬度、破碎情况确定合适比例。

分层计算结束后,将有关数据填入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的有关栏目中,同时将换层孔深填入“岩矿心分层标签”。

6.地质描述

在仔细观察岩矿心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描述。主要观察岩矿心中的矿层(矿化层)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及分层界线等,并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测量的数据等记录于“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中。

三、实习资料及要求

(1)某某矿区ZK001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记录表(表7-8);

(2)按表7-8记录的信息用矿产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MEMapGIS数字工程编录软件系统编绘钻孔柱状图。

表7-8 始孔编录原钻记录表样式

四、数字地质钻孔编录

1.钻孔基本信息数据采集

(1)在桌面菜单上【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的下拉菜单中选中【室内工程属性数据录入(新建)】下的【钻孔】。

(2)系统会自动选择钻孔图层,同时弹出【是否填加到图层钻孔】对话框,按【Y】按钮。

(3)在屏幕上,用鼠标点击该【工程】的位置,即定点,按鼠标左键后,屏幕自动弹出对话框,输入钻孔基本信息。

重要参数说明:工程编号和剖面编号———必须输入,由数字加字母组成,并作为目录使用;勘探线号———由数字加字母组成,并作为目录使用,如果未给出勘探线号,所有工程会自动放入ENGPOOL目录下;比例尺———数据必须输入。

(4)按【确定】按钮后,系统自动把钻孔的位置和工程编号标注到图上(图7-64)。

图7-64 钻孔基本信息数据采集后的钻孔位置

2.钻孔测量数据采集

(1)打开钻孔测量数据采集总界面。①在桌面菜单上选择【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的下拉菜单中选中【工程数据库编辑与浏览】下的【钻孔】;②选中要编辑工程图元,对新录的工程数据,第一次会弹出【勘探工程不存在,是否新建】对话框,必须按【Y】按钮,系统会创建以钻孔为编号的目录,来存放该工程所有的文件;③系统会弹出钻孔地质数据的总对话框(以后所有的钻孔地质数据的输入,都是从此界面录入的)。

数据录入的顺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必须先录入回次库;②回次数据录入后,才能输入分层库;③其他数据只有在回次库和分层库有数据的情况下,才能输入数据。这是因为采样、素描、产状、刻槽必须在某一回次号和某一分层号进行数据采集。

(2)回次库数据录入。①先选择【回次库】按钮。对话框的顶部提示条会说明当前的数据库为回次库,然后按下【添加】按钮,系统弹出回次数据录入界面(图7-65);②输入回次数据,系统具有自动计算残留岩心和换层孔深的功能;③数据录入完后,按【确定】按钮后,数据自动导入列表框,以方便浏览;④若要继续输入数据,重复①—②步即可;⑤查看图形,按【素描图】按钮即可查看。

图7-65 钻孔回次录入对话框

(3)分层库数据录入。①先选择【分层库】按钮,对话框的顶部提示条会说明当前的数据库为分层库,然后按下【添加】按钮,系统弹出分层库数据录入界面(图7-66);②输入分层库数据;③数据录入完后,按【确定】后,数据自动导入列表框,以便方便浏览;④若要继续输入数据,重复①-②步即可;⑤查看图形按【素描图】按钮即可查看。

图7-66 分层数据录入对话框

(4)劈心样数据录入。①先选择【刻槽库】按钮。对话框的顶部提示条会说明当前的数据库为刻槽库,然后按下【添加】按钮,系统弹出刻槽库数据录入界面(图7-67);②输入劈心样数据;③数据录入完后,按【确定】后,数据自动导入列表框,以方便浏览;④若要继续输入数据,重复①—②步即可;⑤查看图形,按【素描图】按钮即可查看。

图7-67 劈心样数据录入框

(5)B采样、照片、钻孔弯曲度等的录入。B采样、照片、钻孔弯曲度等数据的录入同理。

(6)钻孔地质编录素描绘制与编辑。每当用户输入完一组新的编入数据,按【素描图】按钮,可以看到新的编录数据在图上绘制的情况(图7-68)。

图7-68 钻孔素描图

(7)钻孔地质编录表输出。①选择菜单【样品管理】中的【打印工程】,即会出现工程浏览对话框;②选中【工程】,点击【打印】按钮即打印选中的工程。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6.8.1 原始地质编录、综合整理:矿产勘查各阶段,各项工作中原始地质编录及资料综合整理,工作质量应严格按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和DZ/T 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执行。原始地质编录(槽、井、钻、坑、老窿等)要在现场进行,应及时、准确、客观、齐全;综合整理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特别是对规律性的研究,用以指导矿产勘查工作。
6.8.2 报告的编写:矿产勘查各阶段报告由文字说明书、附图、附件、附表组成,必须清楚、清洁、齐全,文字报告中还必须包括相应的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评价。复制上交的附图除必要的综合图件外,还必须包括参与储量估算有关的和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坑道素描图、钻孔柱状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投资者要求某项专题研究、方法研究报告,按经济效益原则予以提供。矿产勘查报告内容、质量应符合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的要求。

《固体矿产勘查 原始地质编录之八 水文、工程地质测量、环境地质调查》
这个最好是在网站上购得~~~~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