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点是什么? 路基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都有哪几种方式?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1、暗沟

暗沟是设置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其本身不起渗水、汇水的作用,因此暗沟的主要作用是把路基范同内的泉水或渗沟所拦截的水流,排到路基范围之外暗沟一般根据地下排水需求合理设置,其断面一般采用矩形,多采用砌石盖板结构,板顶填土不小于50cm。

暗沟底部应保持一定纵坡以利排水,防止淤塞。

2、渗沟

渗沟主要用来降低地下水位,汇集和拦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并将其排出路基范围之外?它是公路路基最常见的一种地下排水沟渠,尤其适用于地下水埋藏不深、渗透量不大和土层不够稳定的地段。

根据地下水位分布情况,渗沟可设置在边沟、路肩、路基中线以下或路基上侧山坡适当位置,但渗沟沟底必须设在不透水层。

渗沟由碎(砾)石或管(洞)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所组成。根据排水层的形式,渗沟可分为三种: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渗沟走向应尽可能与地下水流相互垂直。渗沟出口必须排水通畅。

3、渗井

渗井属于立式地下排水构造,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可采用立式竖向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

渗井直径一般多为0.5~0.6m,距离路基坡脚不小于10m。

二、地下排水设计的特点

(1)在地下水危及路基稳定(包括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或者严重影响路基强度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拦截、旁引、排除含水层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坡体内地下水等措施。

(2)进行地下水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摸清地下水的类型和补给来源、地下水的活动规律以及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3)在排除地下水的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而造成对地下水的补给,也不允许将地表水排放人地下排水设施内。

(4)地下排水沟管应尽可能采用较大的纵坡,在出水口端应加大纵坡坡度.其最小纵坡坡度一般不宜小于0.50% ;条件困难时,主沟的最小纵坡不得小于0.25% ,支沟的最小坡度不得小于0.20% 。

(5)地下排水沟管的出水口间距不宜大于300m,并应妥善处理出水口的排水通道,防止出现漫流或冲刷山坡坡面。可以允许将地下水排放到路界地表排水系统中,但出水口处的地下水必须处于无压状态。

(6)地下排水沟管的上游端头应设置45°倾角与地面清扫、疏通井管;在中间段的管道交汇处、转向处、管径或坡度变换处,应设置竖直的检查井管,其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50 m。

扩展资料:

地面排水结构物:

地面排水设施是用来汇集路基范围之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并把它排泄出路基范围以外,防止其漫流、滞积或下渗的排水构造物的总称。

1、边沟

边沟一般没置在路堑、矮路基、零填零挖路基以及陡坡路基边缘外侧或坡脚外侧,主要用来汇积和排泄路基及其边坡表面的自然降水。

2、截水沟

在路堑或挖方路基坡顶以外的自然坡面上,为了拦截自然坡面的径流,使其不致沿着边坡流入路堑或挖方路基内,必须设置与绝大多数地表水流方向垂直的水沟,称为截水沟,截水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3、排水沟

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引水,是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及取土坑和路基附近积水等),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4、跌水和急流槽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沟底为阶梯,水流呈瀑布状自由跌落式通过的沟槽称为跌水:其作用是在较短的距离内,降低水流流速,消减水流能量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底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称为急流槽,其作用是将上下游水位差较大的水流引至桥涵进口或路基下方。



  •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与特点

  拦截,汇集,排除流向路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排水设施:暗沟,渗沟与渗井

  一、暗沟

  (一)作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

  (二)条件:

  1)路基范围内的泉眼

  2)市区污水管或雨水管

  (三)构造:洞式,管式

  盖板周围用碎(砾)石做成反滤层,颗粒直径自上而下,由外及里,逐渐增大。

  (四)纵坡:i≮1%,出口为边沟高出最高水位20cm

  二、渗沟

  (一)作用:汇集流向路基地下水

  (二)构造:由排水层(石缝,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所组成 封闭层:防止地面水的下渗(浆砌片石),土粒落入石料的空隙 反滤层:汇集水流,防止水层中的土粒堵塞排水层 大小均匀的砂石材料,分层填埋

  (三)分类

  1.填石渗沟(盲沟):流量不大,渗沟不长。纵坡一般采用5%

  2.管式渗沟:适用地下引水较长的地段。纵坡一般不大于1%

  3.洞式渗沟:流量较大,缺乏水管。有条件采用较大纵坡。

  4 .塑料管渗沟:带孔聚乙烯管,土工布组成

  5 . 土工布:聚丙烯纤维,有一定厚度,柔软,而且具有力学强度。水分可通过土工布,土壤均被挡住。

  三、渗井

  (一)作用:

  将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

  (二)使用条件:

  (1)路线高度与原地面相仿,排水困难,距地面有渗透性土层

  (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路线为凹形竖曲线(同雨水井)

  (三)构造:

  上部:井口(圆或方)集水结构

  下部:填充由中心向四周由粗到细的砂砾石,排水   排水结构

  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

  下层透水层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 井壁和填充料之间设反滤层。

  渗井离堤脚不小于10米,井顶四周(进口除外)用粘土筑堤围护,井顶加筑混凝土盖。 缺:造价高,不轻易用


  •  路面排水设施构造与布置

  主要包括:路面(路肩)表面、中央分隔带、路面内部、路基边坡坡面

  一、路面表面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应遵循原则:

  (1)路面横坡排路面雨水

  (2)边坡横向漫流排除路面表面水(路堤较矮,边坡坡面不易受冲刷)

  (3)路肩边缘设置拦水带(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易受冲刷),高出路肩12cm,顶宽8----10cm。

  (4)拦水带过水断面的水面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高速,一级)或中心线(二级以下)

  二、中央分隔带排水

  (高速,一级公路) 中央分隔带排水分三种类型:

  (1)宽度小于3米且表面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 采用两侧外倾横坡,排向两侧行车道(同路面横坡)

  超高段在分隔带上侧边缘设置缘石或泻水口,拦截和排除上半幅路面的表面水。

  (2)宽度大于3米且表面未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

  通过内倾的横向坡度,汇集在分隔带中央的低洼处,通过纵坡排到泻水口  分隔带内水流流速或流量大,或低凹汇水区,设置隔栅式泻水口通过排水管排出

  (3)表面未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的中央分隔带(表面种植绿化)            设纵向排水管渗沟

  三、路面内部排水

  排除滞留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接缝,裂隙,空隙,路基,路肩渗入)

  (一)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管,横向出水管,土工织物

  纵向排水管:PVC或PE塑料管(带孔口或槽口),通常与基底底面齐平,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

  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

  (二)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 在面层下设置

  透水性基层排水系统:纵向集水沟,排水管,横向出水管

  排水基层由水泥或沥青处治不含或含少量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开级配碎石集料组成或未经结合料处治的开级集料组成。(8---15cm)hmin=6;8cm 纵向集水沟:设在面层边缘外侧、路肩下或路肩边缘外侧。



1、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侧沟、排水沟、跌水沟‘天沟、倒虹吸、渡水槽、截水沟、急流槽和排水沟槽。
2、地下排水设备包括明沟、排水槽、暗沟、渗水暗沟、渗水隧道洞、渗沟、渗井。

边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坡脚外侧,走向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平坦地面填方路段的路旁取土坑,常与路基排水设计综合考虑,使之起到边沟的排水作用。
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
排水沟主要用于把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排水沟、盲沟、暗沟、渗沟、渗井、检查井等。



路基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都有哪几种方式?~

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走的雨水
不得流人农田、 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疏
导、 堵截、 隔离等工程措施。
一、路基排水分类
根据水源的不同,影响路基路面的水流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所以路基排水工
程分为地面排水及地下排水两大类。
1. 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 截水沟、 排水沟、 跌水、 急流槽、 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其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人路
基内。
2. 地下排水设施有排水沟、 暗沟(管)、 渗沟、 渗井、 检查井等。 其作用是将路基范
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拦截地下水并将其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二、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1. 边沟
Cl)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2)边沟沟底纵坡应衔接平JI厌。 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
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
值等于超高值。
(3)土质地段的边沟纵坡大于 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
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
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4)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2. 截水沟
Cl)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 挖方路基的笙顶截7:](f'.句应设置在
坡口5m 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 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
应不小于2m。 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
(2)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
(3)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 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 挖
方路基的堂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 5m 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 填方路基上侧的路
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 2m。 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 i
水沟。
(4)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
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 跌水或急流
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5)截水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及加固处理。 地质不良地段、 土质松软路段、 透水
性大或岩石裂隙较多地段,截水沟沟底、沟壁、出水口都应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流渗漏
和冲刷。
3. 排水沟
(1)将边沟、截水沟、 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应设
置排水沟。
(2)排水沟线形要平Ji顶,转弯处宜为弧线形,其半径不宜小于 lOm,排水沟长度根据
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 500m0
(3)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 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 o. 3%,与其他
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 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4)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路基或引人排水系统。
4. 跌水与急流槽
(1)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 1. Om 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
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 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
(2)急流槽片石砌缝应不大于 40mm,砂浆饱满,槽底表面粗糙。
(3)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 5~ lOm,接头处应 用防水材料填缝。 混凝土预制块急流槽,
分节长度宜为2. 5~5. Om,接头采用椎接。
(4)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
施,防止冲刷。 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棒嵌人基底中。
(5)元消力池的跌水,其台阶高度应小于 600mm,每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
坡度相协调。
5. 蒸发池
(1)气候干旱且排水困难的地段,可利用沿线的 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汇集地
表水。
(2)蒸发池与路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路基稳定要求。?显陷性黄土地区,蒸发池与路基
排水沟外沿的距离应大于湿陷半径。
(3)蒸发池池底宜设 0. 5%的横坡,人口处应与排水沟平顺连接。
(4)蒸发池四周应进行围护。
(5)不得因设置蒸发池而使附近地基泥沼化或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三、路墓地下水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1. 暗沟(管)
(1)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2)沟底必须埋人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低一排渗水孔应高出沟底至少 200µim。
(3)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设在低洼地带或天然沟谷处时,宜顺
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 沟底纵坡应大于 0. 5% , 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高出地表排水沟
常水位 200mm 以上。
(4)寒冷地区的暗沟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冻保温处理,出口处也应进行防冻保温处
理,坡度宜大于 5%。
(5)暗沟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在沟壁与含水层接触面以上高度,应设置一
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筑粗粒透水性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反滤
层。 沿沟槽底每隔 10~ 15m 或在软硬岩层分界处应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
(6)暗沟顶面必须设置;昆凝土盖板或石料盖板,板顶上填土厚度应大于 500mm。
2. 渗沟
(1)渗沟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
时,宜采用渗沟。
(2)各类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 反滤层和封闭层。
(3)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 填石渗沟石料应洁净、 坚硬、 不易风化。 砂
宜采用中砂,含泥量应小于 2%,严禁用粉砂、 细砂。 渗水材料的顶面(指封闭层以下)不
得低于原地下水位。 当用于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置在最下面的不透水层。 在冰冻
地区,渗沟埋置深度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结深度。 填石渗沟纵坡不宜小于 1%。 出水口底
面标高应高出渗沟外最高水位 200mmo
(4)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 流量较大的地区。 管式渗沟长度大于 lOOm
时,应在其末端设置疏通井,并设横向世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泄水孔应在管壁上交错
布置,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渗沟顶标高应高于地下水位。 管节宜用承插式柔性接头
连接。
(5)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 洞式渗沟填料顶面宜高于地下水位。 洞
式渗沟顶部必须设置封闭层,厚度应大于 500mm。
(6)边坡渗沟的基底应设置在潮湿土层以下的干燥地层内,阶梯式泄水坡坡度宜为
2%~ 4%,基底应铺砌防渗。 沟壁应设反滤层,其余部分用透水性材料填充。
(7)支撑渗沟是用来支撑可能滑动不稳定土体或山坡,并排除在滑动面(滑动带)附近
的地下水和疏干潮湿土体的一 种地下排水设施。 支撑渗沟的基底宜埋人滑动面以下至少
500mm,排水坡度宜为 2%~ 4%。 当滑动面较缓时,可做成台阶式支撑渗沟,台阶宽度
宜大于 2m。 渗沟侧壁及顶面宜设反滤层。 寒冷地区,渗沟出口应进行防冻处理。 渗沟的
出水口宜设置端墙。 端墙内的出水口底标高,应高于地表排水沟常水位 200mm 以上,寒
冷地区宜大于 500mm。 承接渗沟排水的排水沟应进行加固。
(8)在渗沟的迎水面设置粒料反滤层时,粒料反滤层应用颗粒大小均匀的碎石、 砾
石,分层填筑。 土工布反滤层采用缝合法施工时,土工布的搭接宽度应大于 lOOmm。 铺
设时应紧贴保护层,但不宜拉得过紧。 土工布破损后应及时修补,修补面积应大于破坏面
积的4~5倍。 坑壁土质为粘性土或粉细砂土,采用无砂混凝土板作反滤层时,在无砂混
凝土板的外侧,应加设 100~ 150mm 厚的中粗砂或渗水土工织物反滤层。
(9)渗沟基底应埋人不透水层,沟壁的一侧应设反滤层汇集水流, 另 一侧用粘土穷实
或浆砌片石拦截水流。 如渗沟沟底不能埋人不透水层时,两侧沟壁均应设置反滤层。
(10)渗沟顶部应设置封闭层,封闭层宜采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水泥砂浆句缝,寒
冷地区应设保温层,并加大出水口附近纵坡。 保温层可采用炉渣、 砂砾、 碎石或草皮等。
(11)渗沟宜从下游向上游开挖,开挖作业面应根据土质选用合理的支撑形式,并应
随挖随支撑、 及时回填,不可暴露太久。 支撑渗沟应分段间隔开挖。
3. 渗井
(1)渗沟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
时,宜采用渗井。
(2)填充料含泥量应小于 5%,按单一粒径分层填筑,不得将粗细材料混杂填塞。 下
层透水层范围内宜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范围内宜填砂或砾石。 井壁与填充料之间应
设反滤层。
(3)渗井顶部四周用粘土填筑围护,井顶应加盖封闭。
(4)渗井开挖应根据土质选用合理的支撑形式,并应随挖随支撑、 及时回填。
4. 检查井、 疏通井
Cl)深而长的暗沟(管)、 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 纵坡
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井、 疏通井。
(2)检查井内应设检查梯,井口应设井盖。
(3)检查井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1. O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井底 o. 3~
0.4m,井底铺一层厚 0. 1 ~0. 2m 的j昆凝土。 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 劳实等措
施。 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在含水层范围设置渗水孔和反滤层。 深度大于 20m
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 井口顶部应高出 附近地面约0. 3 ~
0. 5m,并设井盖。

路基排水设施分为地表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与蒸发池等设施。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井与隔离层等。各类排水设施的使用应因地制宜、合理完善、经济实用,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相关要点总结:

13392783250: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有( )。
傅泰答: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暗沟、渗沟、渗井、检查井等;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拦水带、蒸发池等。

13392783250: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点是什么?
傅泰答:一、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1、暗沟 暗沟是设置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其本身不起渗水、汇水的作用,因此暗沟的主要作用是把路基范同内的泉水或渗沟所拦截的水流,排到路基范围之外暗沟一般根据地下排水需求合理设置,其断面一般采用矩形,多采用砌石盖板结构,板顶填土不小于50cm。暗沟底部应保持一定纵...

13392783250:路基常用的排水设施有哪些?
傅泰答:纵向排水管:PVC或PE塑料管(带孔口或槽口),通常与基底底面齐平,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二)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 在面层下设置 透水性基层排水系统:纵向集水沟,排水管,横向出水管 排水基层由水泥或沥青处治不含或含少量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开级配碎...

13392783250:地下排水设施包括()。
傅泰答:【答案】:A、B、D 路基排水工程主要分为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其中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缘石、蒸发池和油水蒸发池等;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排水垫层、暗沟暗道、渗沟、渗井、排水隧道等,渗沟也可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

13392783250:地下排水设施有( )。
傅泰答:地下排水设施有:①明沟、暗沟、排水槽、暗管。当地下水位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明沟或排水槽,截流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明沟或排水槽必须深入到潜水层。为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可采用暗沟或暗管。高等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也需要采用纵向、横向的暗沟及暗管将集水排出路基之外。②渗沟、渗井...

13392783250:根据水源的不同,路基排水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下列属于地下排水的...
傅泰答:【答案】:B、C、D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排水分类。地下排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

13392783250: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点是什么?
傅泰答:一、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1. 暗沟 暗沟是设置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主要作用是将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拦截的水流排到路基范围之外。暗沟的断面通常采用矩形,多采用砌石盖板结构,板顶填土不小于50cm。暗沟底部保持一定纵坡以利排水,防止淤塞。2. 渗沟 渗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汇集和拦截流向路基...

13392783250: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点是什么
傅泰答: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排水沟主要用于把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13392783250:路基排水设施有哪些
傅泰答:路基排水设施是指将应用于路基的排水设施的总称。针对水的不同情况,主要分为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地面排水设备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侧沟、排水沟、跌水沟、天沟、倒虹吸、渡水槽、截水沟、急流槽和排水沟槽。地下排水设备地下排水设备包括明沟、排水槽、暗沟、渗水暗沟、渗水隧道洞、渗沟、渗井。 抢首赞...

13392783250:用于路基地下水排水的设施是( )。
傅泰答:【答案】:C 2021 / 2020教材P41 / 2019教材P36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路基地下水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其作用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拦截地下水并将其排除至路基范围以外。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