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外墙和屋面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外墙和屋面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根据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原理,利用单位面积围护结构(考虑墙体或屋面)的采暖总耗费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一个简单的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式。使用该方法对大连地区典型节能住宅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温层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外墙和屋面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各地区各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计算得到,而不应简单地直接取用推荐值或凭经验来确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
1引言
在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中设置保温层以提高外围护结构热阻,是改善我国目前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差等状况重要的有效的措施。在保温材料确定的情况下,保温层厚度是决定建筑保温水平的重要参数。一般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围护结构的绝热性能提高,从而降低建筑负荷,采暖设备造价和采暖系统运行费用也相应降低;但同时,围护结构的建造费用也相应增加,因此,一定存在某一特定的保温层厚度,即经济厚度δop,使建筑物总费用(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之和)最小。保温层经济厚度的合理计算可以防止因根据经验选择保温层厚度所造成的综合效益损失,因此,研究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计算保温层经济厚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采暖年平均最小费用法、Lagrange乘子法、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等。由实际情况可知,保温层经济厚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果其数学模型复杂、参数众多且不易确定,往往会造成使用不便,最终仍然流于经验判断。因此,应探寻比较接近客观现实,又易于计算的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对建筑物总耗费进行经济分析,是国外(如美国等)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对于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数学模型
对于节能建筑能耗的分析,国外大都采用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即LifeCycleCostAnalysis,简称LCCA).LCCA法是全面评价事物性能的方法,即对建筑物从建造、使用至拆除的整个过程(即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进行全面性的整体评估,从宏观上为节约能源提供了方向。本模型主要分析了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的采暖能耗,从单位面积围护结构(考虑墙体或屋面)的年采暖总费用出发,进行经济分析,提出了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计算保温层经济厚度的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简单的计算经济厚度公式。
2.1外墙和屋面的单位面积热损失
冬季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的耗热量,其中冷风渗透的耗热量不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热阻,在计算保温层经济厚度时只考虑外墙和屋面耗热量的影响。
2.1.1单位面积热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Q=K-ΔT
式中Q-单位面积的耗热量,W/m2;
K-传热系数,W/(m2-℃);
ΔT-冬季室内外温差,℃。
2.1.2单位面积年热损失可用采暖度日数计算:
QA=86400-DD-K
式中QA—年采暖耗热量,J/m2;
DD-采暖度日数,℃-d;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21.3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为:
K=
式中Ri、Ro-分别为内、外表面的换热阻,m2-K/W;
Rw-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
Rin-保温层的热阻,m2-K/W。
Rin=
式中δ-保温层厚度,m;
λ-保温层的导热系数,W-m/K。
2.2单位面积年采暖总费用
建筑物年采暖总费用等于保温层的投资费用和采暖耗热费用之和,即:
Ct=Cin+Ch(1)
式中Ct-单位面积年采暖总费用,¥/m2;
Cin-单位面积保温层的投资费用,¥/m2;
Ch-单位面积年采暖耗热费用,¥/m2。
2.2.1保温层的投资费用Cin按下式计算:
Cin=Ci-δ(2)
式中Ci-单位体积保温材料的造价,¥/m3;
δ-保温层厚度,m。
2.2.2采暖所用耗热量的费用Ch采用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即仅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计算:
Ch=PWF-Ce(3)
式中PWF-贴现系数(PresentWorthFactor),即将资金的将来值折算成现值;
Ce-单位面积采暖年运行费用,¥/m2-a。
(4)
式中QA—同前,J/m2;
Cf-煤价,¥/kg;
η-采暖系统的总效率,η=η1-η2;
η1-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一般取0.9;
η2-锅炉的运行效率,一般取0.68;
Hc-煤的发热量,kJ/kg。
贴现系数PWF的确定方法如下:
若g=i,PWF=(1+i)-1;
若g<i,则I=(i-g)/(1+g);
若g>i,则I=(g-i)/(1+i);
那么,PWF=[1-(1+I)-N]/I。
式中i-银行利率,%;
g-通货膨胀率,%;
N-使用年限,a;
I-贴现率,%。
2.3经济厚度的计算
综合以上各式(1)~(4),整理得到:
(5)
如前所述,建筑采暖总费用Ct存在一个最小值Ct,min,其对应的厚度值即为经济厚度δop。
由得:
(6)
3实例计算及分析
3.1建筑概述
以大连市一座节能住宅建筑为例。其主体采用框架结构,六层楼,层高2.8m,南北向,单框双玻塑钢窗,楼梯间不采暖。墙体和屋面构造取用目前大连地区节能建筑常用的构造,本算例对各种构造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进行分析。
3.2计算结果及分析
3.2.1保温层厚度与费用的关系
当墙体及保温层的构造和材料一定时,保温层厚度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的经济性。
挤塑苯板的容重为15kg/m3,单位体积的造价为Ci=260¥/m3;选用辽宁鞍山半烟末煤,煤发热量Hc=20.9MJ/kg,其价格Cf=0.22¥/Kg;当前国家年贷款利率i=6.21%,通货膨胀率g=2%,使用年限N=10,经计算得,PWF=9.27;Ro=0.04㎡-K/W,Ri=0.11㎡-K/W。
建筑采暖过程中,保温层的投资费用Cin随保温层厚度δ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而采暖所用耗热费用Ch与保温层厚度δ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开始随δ增大而迅速降低,当δ达到一定值时,Ch变得平缓,可见继续增大δ并不能使Ch得到明显地节省;从而导致建筑年采暖总费用Ct随着δ的增加,先减小后有所增长,在δop=40mm时存在一个最小值,为9.6万元。
3.2.2不同结构的保温层经济厚度分析
类型1外贴挤塑苯板20~35405~20类型2外贴EPS5046-4类型3内贴带钢丝网苯板30~40466~16类型4内抹保温砂浆30~40477~17.保温层设计厚度和计算经济厚度比较
对大连市节能建筑各种常用构造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进行计算,并与目前设计中采用的保温层厚比较。
在本文选用参数的条件下,计算经济厚度与实际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保温层厚度比较接近,但是存在差值,分析产生差值的原因如下:一是设计参数的差异,如各地的煤价不同等因素;另一个原因是工程中的设计厚度仅从传热系数角度考虑以满足节能设计的要求,而计算经济厚度δop则综合考虑了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经济性。
在本文计算条件下,计算经济厚度一般大于设计厚度,即δop>δ设计。例如,类型1墙体保温层计算经济厚度为δop=40mm,当设计值取用20mm时,二者差值可达20mm。与取用经济厚度的保温层相比较,虽然取用20mm的保温层也可以满足节能设计的要求,而且保温层投资费用降低了一半,但却使年采暖总费用增加了2万元,可见计算经济厚度对工程的经济性影响很大。同时,在设计实践中,考虑到保温材料实际保温性能与理论值有所差距而应留有一定的裕量,故提高相应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很有必要。
3.2.3不同墙体EPS保温层厚度比较
当保温材料一定,墙体的主体结构不同时,保温材料的厚度也应不同。本文取用EPS保温结构,对不同主体结构的墙体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文计算条件下,EPS保温层的计算经济厚度小于推荐(设计)厚度,即δop<δ设计,并且对于不同外墙主体结构,差值大小不同;采用粘土实心砖时,差值超过10mm,可见推荐值有些偏大。在实际工程中,外墙和屋面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各地区各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计算得到,而不应简单地直接取用推荐值或凭经验来确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能耗的经济性。
4关于经济厚度的几点探讨
如前文所述,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层经济厚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对其进行分析与计算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因素常作简化处理,直接影响了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还待于深入研究:
4.1计算通过围护结构的负荷时,普遍使用室外平均计算温度Te,然而实际上热流随着外界气候、环境、时间等因素时刻发生变化。为此,应建立动态负荷和保温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式。
4.2目前,保温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一般仅考虑冬季采暖费用,对于冬季采暖夏季不用空调的地区比较适用;但若在两者都采用的地区,在计算经济厚度时,应考虑到夏季空调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在非最热月或夜间气温低时不利于建筑散热,反而导致年空调冷负荷增大。
4.3保温层经济厚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确定的(使建筑总费用最小)。然而,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今天,保温层厚度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节约能源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围护结构绝热性能良好(不一定经济),从而热源的出力减小,燃料用量随之减少,产生的污染物量也降低,则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确切地说,经济厚度应改为最优厚度,选取的厚度应使经济和环境的效益最佳。有关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课题,必须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去进行全面性的整体评估。在计算保温层的厚度时,考虑的因素。
5结论
保温层厚度的选择关系到节能建筑的造价和运行成本的经济性问题。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LCCA)计算保温层经济厚度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的采暖能耗,具有科学、简单、方便等特点。当缺少采暖系统数据资料时,利用设计规范(采用不同地区年度日数法计算采暖总热量,忽略了室外气象参数的影响)、了解墙体或屋面构造即可计算出保温层经济厚度,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其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好,对于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建或旧有建筑改造以及新型保温材料的设计计算。
实际工程中,外墙和屋面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各地区各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计算得到,而不应简单地直接取用推荐值或凭经验来确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从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综合考虑保温层厚度,应该更为合理,意义更为重大。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相关要点总结:

18289783202:保温材料的厚度计算
侯质答:不是特别小的容器一般按平面考虑,150度采用单层保温就行。公式是:厚度=导热系数 X (150度-50度)/ (表面放热系数 X (50度-年平均环境温度))

18289783202:保温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怎样的
侯质答:计算规则 1、屋面保温层应区别不同保温材料,按实铺体积×隔热材料净厚度以m3计算,一般给出屋面坡度和保温层的最薄厚度,此时应注意计算保温层的平均厚度。2、地面隔热层按围护结构墙体间净面积乘以设计厚度立方米计算,不扣除0.30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面积。3、墙体隔热层,外墙按隔热层中心线,内墙按...

18289783202:保温层.厚度是多少
侯质答:即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进行全面性的整体评估,从宏观上为节约能源提供了方向。本模型主要分析了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的采暖能耗,从单位面积围护结构(考虑墙体或屋面)的年采暖总费用出发,进行经济分析,提出了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计算保温层经济厚度的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简单的计算经济厚度公式。

18289783202:保温层工程量的计算要点有哪些
侯质答:1、方法按图示尺寸面积乘以平均厚度以“m2”计算。(1)保温层厚度各处相等时:平均厚度=设计厚度(铺设厚度)(2)保温层兼起找坡作用,最薄处厚度为零时。(公式参考)双坡屋面:平均厚度=屋面坡度×L÷2单坡屋面:平均厚度=屋面坡度×L÷2(3)保温层兼找坡,最薄处厚度为h时双坡屋面:平均...

18289783202:屋面和室内保温的工程量是怎样计算的?
侯质答:(2)保温层厚度按材料(不包括胶结材料)净厚度计算。(3)地面隔热按围护结构墙体间净面积乘以设计厚度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柱、垛所占的体积。(4)墙体层,外墙按层中心、内墙按层净长乘以尺寸高度及厚度以立方米计算,应扣除冷藏门洞口和管道穿墙洞口所占的体积。(5)柱包层,按柱的层中心线的...

18289783202:屋面结构层、保温层等如何计算工程量?屋面排水构件如何计算工程量?
侯质答:2、聚苯乙烯泡沫板铺贴平顶以图示长乘宽乘厚以立方米计算;3、屋面架空隔热板、天棚保温(沥青贴软木除外)层,按图示尺寸实铺面积计算;屋面排水构件工程量计算:1、铁皮排水项目:水落管按檐口滴水处算至设计室外地坪的高度以延长米计算,檐口处伸长部分、勒脚和泄水口的弯曲均不增加,但水落管遇到外墙...

18289783202:保温层的最佳保温层厚度
侯质答: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而外墙节能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生命周期法对北方地区的城市居民楼简单的平屋顶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具有不同厚度保温层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保温层厚度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经济保温层厚度。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 不但考虑了...

18289783202:屋面保温层面积怎么算
侯质答:屋面保温找坡层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铺设面积乘以平均厚度以立方米计算。外墙保温=墙外边线面积-门窗洞口侧壁(加至保温层外边)。屋面保温隔热层应区别不同保温隔热材料,均按设计实铺厚度以立方米计算,另有规定者除外。保温层的作用是什么?1、保温作用: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建筑结构形态,铲除保温层和没有铲除...

18289783202:设计图纸说明:屋面挤塑保温板计算厚度25,施工厚度32,请教预算按什么厚度...
侯质答: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一种解释是最合理的。根据规范《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第5.2.5条,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厚度需要按计算厚度增加25%。我们用图纸的数据来计算一下,计算厚度25mm,实际厚度=25*1.25=31.25,取整就是32mm。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你 怕有人还不明白,我就再说清楚点...

18289783202:...中窗井及保温层的计算还有哪些行业常用计算方法吗
侯质答:1、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中社会方法:屋面保温层及窗井应区别不同保温材料,按实铺体积×隔热材料净厚度以m3计算,一般给出屋面坡度和保温层或窗井的最薄厚度,此时应注意计算保温层的平均厚度。2、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中社会方法有:窗井及保温层按围护结构墙体间净面积乘以设计厚度立方米计算,不扣除0.30m2...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