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3、课外查阅,现在化学之父是谁?了解一下他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谁?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由于对现代化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家(科学家)比较多,现代化学之父的说法也不一致。
大家比较认可的是: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人们普遍认为,拉瓦锡在化学上的杰出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将科学从定性转向定量的转变。拉瓦锡因发现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而闻名。他认识并命名了氧气(1778年)和氢气(1783年),并反对发火理论。拉瓦锡(Lavoisier)帮助构建了度量体系,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并帮助改革化学术语。他预言了硅的存在(1787年),也是第一个确立硅的存在的人,同时确立硫只包含一种元素(1777年),而不是一种化合物。他发现,尽管物质可能改变其形式或形状,但其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1、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2、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
3、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燃烧原理,是他对化学研究的第二大贡献。
4、拉瓦锡最终排除了当时流行极广的关于“燃素”的错误看法。
5、拉瓦锡还识别出了氮气。
初中课本: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介绍了拉瓦锡的空气组成测定实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介绍了拉瓦锡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谁?~

这就是他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科学实验数据。估计他当时还有更多数据想要传递给人类,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只能交给神学去做了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唐敖庆 (Tang Aoqing, 1915.11.18—),1915年11月18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初中毕业后,考取江苏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师范学校)。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1938年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改名西南联大。他在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1946年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49年11月在哥伦比亚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0年1月他辞谢了导师和其他老师真挚的挽留,回到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去艰苦创业,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同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2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21届理事会理事长,还任第三届中国科协副主席。1986年唐敖庆教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第一届化学学科评议组组长,《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主编,国际量子和分子科学研究学会成员。1994年7月当选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1997年9月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至十二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界)。
唐敖庆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诲人不倦、功绩卓越的教育家,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治学作风严谨的主讲教师,现在他们已经大都成为国内教学中的学术领导人。唐敖庆教授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办进修班和学术讨论班等形式,培养了更高一级的专业基础理论人才。唐敖庆教授学术造诣精深,远见卓识、抱有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及时把握住国际学术前沿的新动向、开拓新课题,不断地取得一系列的卓越成就。
50年代初提出计算复杂分子旋转能量变化规律“势能函数公式”,为从结构上改变物质性能提供了比较可靠依据;1955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 于50年代后期解决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分子合成和改性问题,转入高分子反应与结构关系的研究,对高分子缩聚、交联与固化、同聚、共聚及裂解等反应逐一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的明显特色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体系。60年代初以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分支-配位场理论这一科学前沿课题研究,带领其研究集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项成果被1966年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并于。70年代以来与江元生共同着手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系统研究,经过10多年努力,提出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统计算、对称性约化三条定理,使量子化学形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统计算、对称性约化三条定理,使这一量子化学形式体系,不论就计算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表达为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的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1987年,该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方面,唐敖庆和他的研究集体在“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研究上获得了重要成果。
唐敖庆和他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在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和广泛应用,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分子轨道图形理论。
1978年,由他创建的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是国内的理论化学研究中心,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唐敖庆教授五十余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为我国理论化学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愧为中国著名教育家和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唐先生专于理论化学。先后4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2次一等奖。50年代初,独到地提出了分子内旋转势能函数问题,受到国内外化学界的高度评价,被国际学术界誉为 “分子内旋转的先驱者”。。50年代中期,与他人合作研究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这一成果于1989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0年代初,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成果于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70年代初,对分子轨道图形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局部对称性”的新概念,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其成果《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和广泛应用。此外,还有五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著有《配位场理论方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量子化学》、《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发表论文260余篇。

相关要点总结:

17332038698:近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为何结局是送上断头台
尹栋答:拉瓦锡的特点是擅长思索。他一生中发表过20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很少是写他自己直接发现什么科学现象,而是把别人的发现加以归纳,摸索其中的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正因为这样,他使近代化学系统化、理论化,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1794年5月8日,拉瓦锡被指控为“在士兵的烟草中掺水”,而被残暴地...

17332038698: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为什么是近代化学之父
尹栋答:道尔顿把古代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17332038698: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尹栋答:然后通过他的努力提炼出精美的食言。所以说现在我国的食盐也是特别出名的,也是特别安全的。上面介绍的就是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支付,那么这些人真的是相当的厉害,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毅力。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这个精神他们成功了,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17332038698:请帮忙整理所有的xx之父,xx之王,都是谁,他们的国家,代表作.艺术方面的...
尹栋答: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 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 现代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韦纳·冯·布劳恩 火箭之父、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火箭之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 两弹之父——邓稼先 超音速之父——冯·卡门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光纤之父—...

17332038698: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尹栋答: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我了解的还是有很多人,其中我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他是世界的名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所做出的成就。除了他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加发明家以及炸药的发明者,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没有人...

17332038698: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谁
尹栋答:答案:研究气体反应速率与压强关系的化学家是勒夏特列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

17332038698:肥料工业之父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简介
尹栋答: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

17332038698:热化学之父是谁?
尹栋答:热化学之父”瑞士科学家盖斯 记得采纳啊

17332038698:历史上的化学家
尹栋答:关于燃烧的氧化理论克劳德.路易.贝托莱(1748 1822)化学命名法的革命对于呼吸作用的研究3.约翰.道尔顿(1766 1844)化学原子理论教友派的成长环境一个自然哲学家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道尔顿病和气象科学最细微的部分4.迪蒙垂.门捷列夫(1834 1907)元素周期表悲惨的童年化学物质的结构 功能关系最终的统一元素周期表5.艾文....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