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听说过陌刀、横刀,障刀,那你知道仪刀长什么样吗? 唐朝的陌刀,障刀,仪刀是什么样的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编者按:《唐六典》曾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后两者的热度很高,陌刀自不必说,横刀也被认为是唐刀的原型,成为淘宝爆款。那么,其他两款刀又是什么刀呢?本期,我们就来先说说,仪刀到底是什么刀?

中国古代经常有同名不同物,也有同物不同名的情况发生。在不同朝代同一名称所指的同一器物形制和材质可能不尽相同。同一朝代前期和后期的同一名称器物在材质、工艺和细节也可能不相同。仪刀形制、材质的变迁有着脉络可循,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制作仪刀目的、意义和用途。所谓仪刀大致包含两种。广义的仪刀是通常说的仪仗用刀,既可以在军队中使用,也可以在皇家充当仪仗。而狭义的仪刀专指的是皇家禁卫军所用以铁或木为材质,装饰以金银,用来护卫及起仪仗作用的刀具。这里所讲述的就是狭义的仪刀。既然是刀,就不能脱离当时实用器时代背景,即便是木刀造型,也应该是选用当时认为最具有代表性和装饰性形制的武器外形作依据。南北朝时期已经有记载:《魏书尒朱彦伯传》“遣二防阁捉仪刀催车”。南北朝的仪刀形制我们不得而知,如无意外应该是广为采用的环首刀造型加以装饰。



隋以后仪刀成为定制。《隋书·礼仪志·七》“左右卫大将军,左右直阁将军,以次左右卫将军,各领仪刀为十二行。”



《唐六典》卷十六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新唐书《仪卫志·上》大驾卤簿:“次左右卫将军二人,分左右,领班剑、仪刀,各一人从。次班剑、仪刀,左右厢共十二行。”此志中也有“银装仪刀”“金铜装仪刀”“鍮石装仪刀”的记载。



这里仪刀之外,还提到了班剑。班剑或曰以虎皮饰之。班,通“ 斑 ”。汉制,朝服带剑。晋易以木,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后用作仪仗,由武士佩持,天子以赐功臣。《南史·张敬儿传》:“﹝敬儿﹞既得开府,又望班剑。语人曰:‘我车边犹少班兰物。’” 唐李白《天长节使韦公德政碑》:“罗衣蛾眉,立乎玳筵之上;班剑虎士,森乎翠幕之前。” 宋高承《事物纪原·旗旐采章·班剑》:“本汉朝服带剑,取五色班阑之义。《开元礼义纂》曰:汉制,朝服带剑,晋代之以木,谓之班剑,宋齐谓之象剑。”《旧唐书·魏徵传》:“徵薨,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唐文宗(809―840年)之后仪刀则改为木制。估计是怕行刺或误伤。《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元年》“奏:诸司仪仗有锋刃者,请皆输军器使,遇立杖别给仪刀!”胡三省注解道:“仪刀以木为之,以银装之,具刀之仪而已。”下图为乾陵手持仪刀石像生:



宋代承唐制,仪刀和当时的御刀的形制相同。《宋史 仪卫制六》“御刀:晋、宋以来有之。黑鞘,金花银饰。靶轭,紫丝条帉錔。又仪刀制同此,悉以银饰,王公亦给之。”南宋实物应该和1982年浙江淳安出土一批宋代手刀类似。



元代《舆服二》仪刀,制以银,饰紫丝条帉錔。元代刀型复杂,既有宋代遗留各种手刀造型,也有元人自制自用的刀型。护卫皇帝仪仗,笔者猜想应为铁制仪刀,形制类似蒙古军队使用环刀。宋代彭大雅 《黑 鞑事略》中记载“有环刀,效回回样,轻便而犀利,靶小而褊,故运掉也易”。11-12世纪的蒙古刀,这种细长刀风格对后来的中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注意看刀柄的弧度,这个弧度在1个世纪后影响了整个中亚-中东地区的风格。



明代《明会典·工部二·仪仗一》仪刀三对,刻木为刃。鞘及把,贴银为地,粘金龙纹为饰,垂红丝侄錔。我们可以看到,从宋代起仪刀的描述中就不停的出现“帉錔”和侄錔的记载。那么什么是帉錔呢?帉錔 [ fēn tà ] 古代饰有小铃的囊帕。笔者认为明代仪刀也许应该是类似《出警图》所谓绣春刀的样子吧?



对此,很多刀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北京刀友刮胡刀网陈兄有不同意见。他推测蓝圈这些人手持的长柄大刀是明代仪刀。长柄大刀即是扈从武器也是仪仗用的,可以称为仪刀。



从《出警图》上看,扈从皇帝的禁卫军手中武器有三种:一是数量较多的长柄大刀,二是我们上图列出锦衣卫的腰中佩刀,三是竖持的两只剑或剑装刀。



左前方大图



右下方大图,可以看到剑形刀或剑无法佩带只能举着:



类似《出警图》的剑装刀已经在定陵出土了一只,但不是木刀是铁刀。不过,定陵出土的不是班剑,是万历帝随身佩剑。





再说大刀。从图来看,禁卫军手中的长柄大刀的刀刃的散发着金属光泽。



杭州刀友吴兄则认为,那个手持剑装刀是木质的作用也是仪刀,就是上面说的班剑。按理说,护卫明帝的禁卫军应该手持实战兵器才是。那么腰刀,长柄大刀和剑装刀谁才是仪刀呢?这个可能还要寄希望于更多的考证和考古发掘了。清代实物遗留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了。实物及资料可见,仪刀又恢复为钢铁质地。



下图为美国太极武术家藏家藏品-清中期:



下图为皇帝大驾卤簿仪仗中的除仪刀外还有豹尾枪和橐鞬:



下图为吉林省博藏仪刀-清中期:



图示的规范到清中晚期已经不能严格的执行了,材质,外形都有了变化。下图为嘉峪关博物馆藏仪刀-清中晚,河北省博也有类似藏品,估计来源是故宫调拨:



从南北朝至清的仪刀就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本文就列举我们能找到的实物和资料举例说明仪刀形制的变迁,因个人水平有限,欢迎大家补充。



古代的仪刀,就是既可以在军队里使用,也可以在皇家充当仪仗的工具。

广义上的礼仪剑是礼仪剑,可以在军队中使用,也可以作为王室的礼仪卫士使用。狭窄的礼仪刀专门指皇家卫队使用的用金和银装饰的铁或木头,以保护和发挥礼仪的作用。这里描述的是一把狭窄的礼刀。由于它是一把刀,因此无法与当时的公用事业时代背景分离。甚至木刀的形状也应基于当时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和装饰性的武器形状。

根据各种历史书上的记载,我觉得仪刀肯定只是手抓的那个地方有所不一样而已,更加接近于可以作为装饰的一种设计。

其实刀都是长一个样的,主要就是割东西啊,甭管割什么吧。

唐朝的陌刀,障刀,仪刀是什么样的~

陌刀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B0%B5%B6&in=11775&cl=2&lm=-1&pn=0&rn=1&di=38814648933&ln=819&fr=bk&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
障刀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CF%B5%B6&in=5967&cl=2&lm=-1&pn=0&rn=1&di=49773146313&ln=877&fr=bk&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
仪刀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2%C7%B5%B6&in=28464&cl=2&lm=-1&pn=0&rn=1&di=32156754258&ln=1487&fr=bk&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
以下是唐刀百科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220.htm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仪刀: 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障刀: 盖用障身以御敌。
  横刀: 兵士所佩之刀, 名亦起于隋 。《 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 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由此可见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划为礼仪和战斗刀两种,陌刀与仪刀、横刀、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属于宿卫兵仗,上引《唐律疏议》卷八宿卫者所持兵仗有横刀、甲、矟、弓、箭之类,但没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门略云:其年(开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内诸司卫所管羽仪法物数内,有陌刀利器等……其诸司卫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请纳在军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请给仪刀。可见陌刀不是羽仪法物,而是利器。


  障刀和横刀:从史书记载来看是侍卫和普通士兵的佩刀,和唐长乐公主、章怀太子墓壁画以及昭陵六骏的“飒露紫”中丘行恭佩刀来看,横刀无环手,比仪刀短,手柄的柄头是一个金属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间收腰,有穿绳孔,由于缺乏实物和详细的壁画资料,无法准确的还原横刀的形制,但是日本出土的圭手直刀也是唐末流传到日本的,形制上是非常接近横刀的。唯一能知道的只是横刀佩带范围宽,应该是大量生产和制造的兵器,手绳从仪刀的环挪到刀柄中间,是为了防止刀脱手后的工艺,这样的工艺一直流传到明清,这样的佩刀在以后的演化中就成了军队士兵和普通人防身的随身兵器。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壁画,以及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努力去还原唐刀的形制和发展,去体会盛唐时期冷兵器文化的魅力,唐刀作为中国冷兵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伴随着唐帝国的建立、昌盛、荣辱悲欢,也成功的影响到整个亚洲冷兵器文化,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唐刀中的仪刀和横刀发展成为以后的佩刀,仪刀向东流传到高丽和日本,并进化成为本民族的冷兵器,向西南则成为藏刀的祖先,陌刀在以后的演化中成为宋掉刀,其中变化出的来数种长刀都为后世流传,唐刀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唐刀是冷兵器文化中最灿烂辉煌的,仅已此文追忆那段伟大的历史。

相关要点总结:

13558631998: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陌刀
帅环答:《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多为对骑兵作战使用,威力巨大。而这四种...

13558631998:从史书谈“仪刀”
帅环答:然而,关于仪刀和横刀的具体形制,《唐六典》虽有提及,但详细描述欠佳,如陌刀的杀伤力与外形特性在宋以后已难以探究。宋代之后,刀剑形制的变革使得深入探讨变得困难。“障刀”和“陌刀”的记载虽在文献中可见,但缺乏详实的军事应用信息。陌刀作为唐代的军中制式兵器,其实战细节和演变历史仍存疑。北宋的...

13558631998:古代刀有多少种
帅环答: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

13558631998:唐刀是唐朝哪四种刀的合称? 每种刀有图没有?
帅环答:障刀和横刀 从史书记载来看,障刀和横刀是侍卫和普通士兵的佩刀;从唐长乐公主、章怀太子墓壁画以及昭陵六骏的“飒露紫”中丘行恭佩刀来看,他们佩戴的横刀无环,手柄比仪刀短,手柄的柄头是一个金属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间收腰,有穿绳孔。由于缺乏实物和详细的壁画资料,无法准确的还原横刀的形制...

13558631998:中国唐刀的资料?
帅环答:明初,大明骑兵横扫蒙古骑兵时曾使用过一种称为斩马刀的武器应该也是陌刀的变种之一 ,相传斩马刀亦长...而中原大地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争的蹂躏,唐仪刀也消失和湮灭了。 仪刀在向东演化的过程中,高丽和日本...障刀和横刀:从史书记载来看是侍卫和普通士兵的佩刀,和唐长乐公主、章怀太子墓壁画以及昭陵六骏的“飒...

13558631998:唐刀的形状
帅环答:唐刀是直的。它的形状和日本武士刀一样,稍短。《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仪刀: 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 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 兵士所...

13558631998:唐军的终极大杀器陌刀,后来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
帅环答:阚棱,齐州临济人。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陌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两刃大刀,长柄,需要举起格杀,而且威力巨大,每次一举,就能杀毙数人,在战场上,这种成片杀伤、规模性的大杀器,确实让对方为之胆寒。危急时刻,建功立业的陌刀 唐刀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

13558631998: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陌刀
帅环答:《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多为对骑兵作战使用,威力巨大。而这四种刀...

13558631998:唐刀解析之诸刃唐刀
帅环答:唐刀解析之诸刃唐刀 在中国冷兵器文化中必须了解“刀枪剑戟”,刀作为百兵之首,要了解刀,又必须了解汉环首刀,唐刀,日本刀,明清刀。在唐刀战场主要分四类,分别是陌刀,横刀,障刀,仪刀,我们今天所普遍说的唐刀主要为横刀。然而却改了横刀的真正历史的定义的原义,龙泉天元在这里做过一个比较细致...

13558631998:很多人说日本刀是从唐刀基础上发展的.有没有历史考证
帅环答:怎样区别中国唐刀与日本武士刀 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横刀,最初传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发展到后来逐渐被日本人变为了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而现在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 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大刀 ” 横刀...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