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头悬梁,锥刺股”,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苏秦是东周雒邑(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相传为鬼谷子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扩展资料:

悬梁刺股的后世评价

透过苏秦“刺股”之外的动因,可以感受到他苦心钻营的利禄之心。褒贬不容我定言或评说,而此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彼彼可见的。若苏秦或张仪,抱着做事的决心,而不是为了贪图自己一时的荣华,那段历史想必可以改写,譬如说,秦国早日一统天下,或者说,六国一直可与秦国抗衡?其实历史并不是由人格高尚的人谱写的,天使和魔鬼共同主宰着这个世界,众多平庸的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埋头过着自己眼前的日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梁刺股



~

相关要点总结:

1306182237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丰柔答:头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苏秦。东汉时,有个人叫孙敬,他勤奋好学,从早到晚学习,很少休息,有时候半夜很容易打瞌睡,他为了不影响学习,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横梁上,这样当他学习疲劳打瞌睡时,绳子就会勒住他的头发,然后他就会...

1306182237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和朝代
丰柔答:如果读书疲劳困倦,眼睛一闭上,睡着了,头必然要低下来,那么,悬在梁上的绳子就会拉起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这样就能够继续读书了。后来,孙敬终于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学士。这就是孙敬“头悬梁”的故事。“锥刺股”讲的是苏秦的故事。刺股的故事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

1306182237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丰柔答:“头悬梁”和“锥刺股”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故事,后人把他们归纳在一起,作为后学刻苦求学的榜样。“头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苏秦,也成了著名的政治家。下面小编就分别为大家介绍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

1306182237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丰柔答: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孙敬和苏秦,他们两个人都是古时候著名的学者,对于学习也是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其实讲述的是两个人的事情,分别是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后世将它们合而为一,这才有了成语悬梁刺股。《悬梁刺股》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位叫孙敬的年轻人,他勤奋好学,从早读到晚,很少休息,到了...

13061822370:头悬梁锥刺股主人公是谁???,
丰柔答:就是苏秦吧

13061822370:头悬梁椎刺骨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丰柔答:头悬梁、椎刺骨的主人公分别是孙敬、苏秦。孙敬是汉朝著名政治家,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在年少时刻苦读书,半夜读书时用锥子刺大腿,以保持清醒。孙敬经常读书到深夜,于是找了根绳子绑在头发上,另一头系在房梁上,以免犯困,刻苦读书。刺股悬梁的出处“刺股悬梁”中“刺股”出自《战国策·...

13061822370:...苏秦、车胤、孙康、匡衡的刻苦学习故事分别是什么??再举3个例子...
丰柔答:他怕影响自己的学习,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一头拴住自己的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打盹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然后再继续读书。2、锥刺股(苏秦)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

13061822370:头悬梁锥刺股的主人公
丰柔答:xuán liáng cì gǔ 出处 成语“头悬梁”和“锥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典故 晋时,有一个...

13061822370:头悬梁的主人公是谁?
丰柔答:问题二:头悬梁,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头悬梁的是孙敬;锥刺股的是苏秦。这是两个刻苦学习的典范事例。问题三: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1306182237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
丰柔答: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两个人,这其实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头悬梁”是东汉的孙敬,“锥刺股”是战国时期的苏秦,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为了读书刻苦,不怕疼痛,也要废寝忘食的学习。有趣的是这两个主人公虽然生活都不在一个时期,相差百年,但是孙敬和苏秦都是纵横家,孙敬刻苦读书,最后成为当世大儒,...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