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为草当作兰是形容哪类植物的? 《为草当作兰》 赏析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著名的观赏植物蝴蝶兰、大花蕙兰等都是兰科植物。兰科是一个进化比较复杂的科,至今人们对科内各类群间亲缘关系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世界上兰科植物有700属约20000种,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科,与双子叶植物比,其种类仅次于世界冠军菊科。我国有兰科植物171属1247种,以西南和台湾地区分布最多。北方也有少数种类,很多为观赏花卉,其中有几个种是重要的药用种类,如天麻是与菌共生的淡褐色草本。李白诗曰: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兰科大多生长在热带地区,特别是在热带的森林中。它们的生活习性很奇怪,除了土生、腐生外,许多种类附生在大树干或枝条上,生出的一丛丛胡须状的根裸露于空中,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没有土壤也可成活。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它们的花构造基本一致,但形状奇怪,色彩变化多端,叶草质或肉质,大小变化也很多。兰科植物可供观赏的种类约有70种,主要有中国兰花和热带兰两大类,常见的观赏种类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台兰、寒兰、兔耳兰等中国兰花,均以盆栽陈设室内;卡特兰、香港兜兰和石斛则为热带兰的常见种类。

云南省是世界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其分布的种类占中国兰科植物二分之一以上。它们或有硕大的花朵,醒目的花色;或淡雅高洁,清醇幽香;或花形奇特,小巧精致;或叶姿优美,色彩斑斓。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可为城市美化提供更多、更新的选择。



《为草当作兰》 赏析~

《为草当作兰》
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一、释义:做花草的话,就要做兰草,做木头的话,就要做松树。兰草在秋天依旧香风远飘,松树在冬天还是傲立雪霜。
二、赏析:
①为人处事要坚定不移,有恒心,方能做大事.意志坚定才能成功。
②寒松幽草,象征着矢志不渝,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取得最终的胜利。
③有道是真正的强者往往是那最有耐力的人——如那寒风中的松,草中的兰。
三、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四、兰花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这句诗是出自于唐代李白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译文: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弹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扩展资料
借事抒怀,用典表情。诗人长安被黜之后,浪迹天下多年,而今流落江南,正处于“寂寂还寂寂”的无路可走的寂寞痛苦境况中。诗人欲向常赞府倾诉衷肠、一吐怀抱,以求得知己好友的同情和支持。诗中就借古事,用典故,较好地抒发了这种沉郁深擎的感情。
诗人之所以向常赞府“真堪写怀抱”,是因为视其为意趣相投的“同心人”。作为“远客”的诗人是高滔的松兰,作为主人的常赞府也是惜才的“名贤”。“松兰相因浓”,“鸾与鸾同枝”,贤才俊士理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样写,既与诗前句孤高的自我形象紧相勾连,又让主人的“名贤”形象与之相映生辉,为诗人倾吐心事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其落脚点在一个“贤”字上。而诗人向好友“倾倒”的“方寸心”,是用“虞卿弃赵相”、“壮士死田横”、“长铗归来乎”三个典故来表达的。
诗人用典寓意极明,将主人“好贤”品德推崇至极点,把自己欲得同情、欲求支持之情表达得更为明白。三个典故侧重点不一,却以一个“贤”字贯通,极精当地披露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怀抱胸襟。

相关要点总结:

19788532767:“兰”的古诗词
山盼答: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唐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

19788532767:含有“兰”字的诗词有哪些?
山盼答:种兰的禁忌与期望,袁淑的“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寓言,刘驾的“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则传达了对兰的深刻理解和赞美。李白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更是将兰的品性融入人生哲理。从孔子的“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到王令的“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19788532767:清明节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山盼答: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 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李白)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

19788532767:赞颂植物的诗歌
山盼答: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友人 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

19788532767:越美的花越有毒的诗句
山盼答:11.风吹___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2.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___ 13.有情___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8.___竹裹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兰花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

19788532767:关于花的诗句不常见的
山盼答:兰花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梅花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19788532767:“兰生不当户,别是闲亭草.”出自哪首诗?
山盼答: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赠友人 三首其一》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

19788532767:有趣的古诗有哪些?
山盼答: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时三点两点...

19788532767:兰花的精神是什么?
山盼答:咏兰、画兰。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1987年在全国十大名花评选中,兰花仅次于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兰花被中国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龙岩市、台湾省宜兰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保山市选定为市花。

19788532767:赞美植物
山盼答: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友人 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