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出处 无锡人文网)
徐寿,字生元、号雪村,1818年生,无锡钱桥社里人,化学与机械专家。青年时代目睹朝廷腐败无能,即弃科举,转研读自然科学和西方科学知识,经20多年刻苦学习,他掌握了化学、物理、机械、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1868年起,主持上海翻译馆馆务并参与翻译工作达17年,共译介出版了《汽机发轫》等西方科技书籍17部计105本168卷,专论9篇。其中有许多是化学著作,系统介绍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并首创用新造汉字命名化学元素。1873年徐寿任江南制造局提调。1874年他在上海与英国傅兰雅等创办格致书院,开始化学实验的演示工作,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同时创办《格致汇编》刊物,对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推动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因积劳成疾,徐寿于1884年病逝。其传世译著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西艺知新》、《化学求数》、《法律医学》等。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湖南湘阴人。他怀抱实业救国的抱负,一生致力于兴办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创办了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南京铔厂和黄海化工研究社,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的空白。

希望能帮到您 欢迎讨论~

这就是他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科学实验数据。估计他当时还有更多数据想要传递给人类,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只能交给神学去做了



徐寿
徐寿(1818—1884),字雪村,无锡人,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之一,被称为我国近代化学之父。
   徐寿生活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撞开长期关锁着的中国国门的晚清时期。当时,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把西方称之为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批有识之士喊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意思是学习西方长处制服入侵洋人。他们认为西方人的长处主要是制造兵舰和大炮,因而把学会制造兵舰和大炮作为目标。徐寿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走上了学习科技并企求以科技兴国的道路。
   我国的科学技术本来领先于世界,只是由于长期来封建统治阶级“独尊儒术”,科举取士,诱使一些读书人在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仕途上追求;加之封建统治者鄙视科技,称其为淫技奇巧,从而使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遏制。特别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的科技渐渐落后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封建统治阶级中占绝大多数的顽固派仍然死抱着八股不放,把徐寿等人的主张斥为“离经叛道”。
   徐寿天资聪颖,年青时效学会了一手工艺活,懂得古琴等乐器的演奏及修理,因此得到清道光举人、同乡华翼纶的赏识,并结识了其子华蘅芳。但要在那个时候学习科技非常困难,不仅没有一所学校,就连最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书籍也都没有。他和华蘅芳到上海,在传教士开设的“墨海书馆”买到一本由西方翻译过来的《博物新编》,并得到当时著名数学家李善兰的指点,又去洋人开设的修理船舶的工场看机器设备,参观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洋人小火轮。据华蘅芳后来对著名思想家王韬说,徐寿当时就说小火轮上的机器自己也完全能够制造。还说,徐寿能够造自鸣钟和指南针,与欧洲制造的没有两样。他还能铸造墨西哥的银元,铸出的银元使人难辨真假。
   徐寿和华蘅芳回到无锡后,就在学习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科技书籍基础上,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并采取当时能够做到的实验方法来理解科学原理。比如,他们为了弄懂光分七色这一光学原理,没有三棱镜实验仪器,就把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来进行实验。又如,他们为了弄懂弹道的抛物线原理,没有实验设备,就用了许多竹竿,捉来一些麻雀系在竿梢,放在不同距离,从不同的角度射击,观看子弹运行情况,记录下各种数据,终于获得理解。他们把研究成果,由徐寿绘画,华蘅芳作文,写成了《抛物线说》,引起了人们瞩目。
   徐寿和华蘅芳的科技才能,名声愈传愈远。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后,特地聘他们去从事技术工作。徐寿的第二个儿子徐建寅当时只有17岁,也随同前往。曾国藩要求他们制造出一艘用机器驱动的轮船。他们用自己制造的简陋土机床和工具,经过三个月夜以继日的苦干,制成了一台船用蒸汽机模型;接着,就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船用蒸汽机;又经过近一年的奋战,造出了一艘机动木质轮船;再针对试航时不够理想之处加以改进,造成了我国第一艘机动轮船,在长江中试航获得成功。该船由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曾纪泽命名为黄鹄号,寓意象传说中的大鸟黄鹄一样翱翔于江海。当时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记者特地赶去采访,确认船上机器直至螺帽螺钉均由徐寿父子率领工人手工制作,他在文章中说,这艘轮船的制造成功,显示了中国人具有制造机器的天才。
   徐寿作为科学家,懂得靠手工、土机床造轮船和枪炮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得要靠机器。因此他同华蘅芳、李善兰等建议曾国藩派人去国外购买机器,在国内开设兵工厂。曾国藩采纳他们的建议,委派容闳赴美国购得一批机器,在上海建立了江南制造局(今江南造船厂),委派徐寿父子和华蘅芳襄办局务。
   容闳买回来的大多是造船用的机器,徐氏父子和华蘅芳到上海后,按照机器的原理,设计制成了用于制造枪炮子弹的机器三十余台,设立了船厂、枪厂、炮厂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兵舰600吨的恬吉号;后来相继造出了操江、测海、威靖等7艘兵舰;同时,造出了我国近代的火炮、步枪和子弹;运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铅室法生产出了硫酸,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黑色火药和栗色火药,在龙华建立了火药厂,打破了列强对我国火药的封锁。
   徐寿在制造蒸气机和轮船过程中,深感到我国科技人才的缺乏、他到了江南制造局后,就向曾国藩建议,要翻译西书,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地引入我国。经同意后,一面筹建翻译馆,一面即与英人傅兰雅合译外文书籍。在我国第一个翻译馆建成后,由徐寿主持,并聘请了一些国内外学者,打算翻译大英百科全书,将西方的科学技术系统地翻译介绍到我国,但由于曾国藩只同意翻译制器、造船方面的技术书和进攻防守的军事书,他除只能照办外,还采取变通办法,翻译有关基础科学也就是化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书。他主要负责化学和机械方面,华蘅芳负责数学、矿物和气象方面,徐建寅侧重在物理、天文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寿将化学及其当时所有分支学科都译介到我国,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等。他和傅兰雅还创造了化学元素的汉字译名原则,这一原则至今还为我国化学界所沿用。因此,徐寿被化学界称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并被尊之为我国近代化学之父。
   徐寿在主持翻译馆译介西方书籍和从事江南制造局技术工作的同时,还与傅兰雅创办了格致书院,格致书院是我国第一所开创实验教育法的科技教育专门学校。在此期间,他还协助傅兰雅创办了科技期刊《格致汇编》,为培育科技人才,普及科技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寿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献身于科教救国。在他在科技上取得巨大成就之后,一些封疆大臣争相向朝廷推荐,并请他去创办主持工矿企业。他不愿做官,淡泊名利,认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译书和培养科技人才,对于聘请一概推辞,推辞不了的就派他的儿子徐建寅、徐华封代他前往。
   徐寿对家乡非常热爱。蚕桑是无锡农民的一项主要副业,在鲜茧上市时,洋商看准鲜茧不易保存,农民急于出售的心理,压价收购。他对此非常气愤,研制成了烘茧灶和缫丝机。仅此一举,当时无锡农民一年就可增加300多万元收入。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说:“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4个人,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纺织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其中,范旭东是湖南湘阴人。他怀抱实业救国的抱负,一生致力于兴办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创办了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南京铔厂和黄海化工研究社,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的空白。

化学问题补充:近代制碱工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中国高分子化学之父徐僖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中国高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这就是他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科学实验数据。估计他当时还有更多数据想要传递给人类,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只能交给神学去做了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年)因为提出了燃烧是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正确理论,把化学从当时燃索说的一片迷茫中拯救出来,把化学从死胡同里引到了正确的轨道,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在拉瓦锡那个时代,人们认为物质燃烧是由于含有燃素。拉瓦锡不迷信权威,只相信试验的结果。他收集到磷燃烧时冒出的全部白烟,称出了它们的重量,证明烟重于原来的磷,他认为这是磷与空气化合了。他又将装有磷的盘子放在浮于水面的软木架上,点燃磷后,迅速用玻璃罩把他罩上,罩内充满了白色浓烟。火熄灭了,水位上升五分之一,这说明罩内五分之一的空气与磷化合了。他还用硫做了同样的试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于是,他推翻了燃素理论,并把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拉瓦锡在做燃烧试验时,发现金属在密封的玻璃器皿里燃烧时,尽管形成的金属灰重于最初使用的金属,但密闭器皿的重量在加热前后没有改变。这些实验研究成果,为确立物质质量守恒定律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人们把氢气叫做“可燃空气”,但对它燃烧的生成物并不清楚。拉瓦锡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水分解又可生成氢气和氧气。他把整个试验放在一个大分析天平上反复进行,发现它们的总重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这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
正当这位素有刻苦精神的拉瓦锡全力以赴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时,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他被诬入狱,于1794年5月8日被送上断头台。拉瓦锡就这样被冤死了。法国处死了自己的伟大儿子,世界失去了一位最杰出的科学家。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感慨地说:“砍掉他的脑袋只需要一刹那,可是,也许要等一个世纪,才能再出现像他这样的一个脑袋。”

相关要点总结:

13829084595:“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谯鲁答:世界范围是法国化学家法拉锡 ,中国范围是侯德榜

13829084595:为什么说拉瓦锡是化学之父?
谯鲁答:1.汞是金属,它氧化后生成的不是气体,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2.汞是液体,更易放入瓶子中;3.氧化汞可分解再生成氧气;4.钟罩内银白色汞液面上升的现象比无色透明水液面上升的现象更明显。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

13829084595: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谯鲁答: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是十分的重视工业实践。一生当中深获得了技术发明专利255项,并在欧洲,美洲,亚洲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我十分的敬佩他。除了诺贝尔这个人之外,我还提到了一个人叫范旭东,范旭东他是中国的化学工业之父,是中国的一个...

13829084595:对中国近代化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谯鲁答:1921年10月回国后出任中国化工工业开拓者范旭东开办的天津塘沽碱厂总工程师。建国后,1951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中科院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63年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候德榜一生功绩卓越,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

13829084595:谁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谯鲁答: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近代化学,细菌和病毒学的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和金钱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

13829084595:有哪些科学之父和他的发明
谯鲁答: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 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光纤之父——高锟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电解粉之父——汪跃龙 编辑本段化学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 现代化学之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炸药之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徐寿 ...

13829084595:我们中国化学有那些名人?
谯鲁答:1、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2、李远哲,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中国人 。1959年李远哲...

13829084595:请帮忙整理所有的xx之父,xx之王,都是谁,他们的国家,代表作.艺术方面的...
谯鲁答:两弹之父——邓稼先 超音速之父——冯·卡门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光纤之父——高锟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电解粉之父——汪跃龙 化学 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 现代化学之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炸药之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徐寿 政治 政治经济学...

13829084595:你知道有哪些近代化学史上的化学家?他们有哪些成就?
谯鲁答:一、唐敖庆 唐敖庆(1915 11.18 - 2008 07.15),男,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量子化学之父。他是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13829084595:中国科学家100排名有哪些人
谯鲁答:卓越的地理学和气象学家——竺可帧 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陈焕镛 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耪 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 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陈建功 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陈帧 小麦大王——金善宝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