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市场营销中的5P是指什么 ? 市场营销中的5P是指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5p指的是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战略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P:计划(Plan)
将战略定义为计划,是从战略对行动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这一角度来考虑的。作为一种计划,战略将充分体现出其预见性和意志性特征,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是时间序、空间序或逻辑序等),将企业的主要目标、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结合成一个缜密的整体。战略必须高屋建瓴,谋划未来。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遵从企业的战略方针进行活动,使各部门、各环节步调统一、运行有序、协同合作,齐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计划制定的内容、形式、特征等,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认识水平、企业的使命和愿景(Vision)、企业自身实力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等。因此,在做出计划之前,务必对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一个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切实可行的计划。
2P:模式(Pattern)
所谓模式,就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当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加以凝炼,升华到理论层次时,模式即孕育而生。每种模式都是针对某类问题或某些问题的恰当解,它来源于对历史经验和先前事件的回归分析和有效梳理,尤其是对他人或自身最佳实践(
bestpractice)的归纳总结,具有“后验性”。模式的可贵在于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特
征,揭示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把战略视作一种计划时,其实暗含了一种假设:即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有关的环境变量和其它一些参变量是可以事前预先设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情形并非如此。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企业无法做到先知先觉。这时,可以借用既有的模式,以应对并化解突发的状况。世界营销评论(mkt.icxo.com)
当环境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或者企业制定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与现实环境严重冲突时,企业采取的行动往往是借助以往的运作模式,在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不是重新制定战略计划,实践中的这种策略称为应急战略。将战略定义为一种模式,恰恰反映了战略的应对性。企业长期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的应对模式。
3P:定位(Position)
该定义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战略的意义,强调企业的开放性系统特征。企业战略不能就企业谈企业,而应放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来考察,从中确立企业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更准确地说,是确立企业在市场、行业、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战略涉及的领域很广,可以包括产品生产过程、顾客与市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
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现有地位,以及达到目标地位所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把战略看成一种定位,旨在通过正确地配置企业资源,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明确指出“战略就是创造独特的有价值的市场位置。”这种观点被广泛认同,在战略管理各流派中居“占优”地位。
4P:观念(Perspective)
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是为了强调战略的抽象性特征。其实质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该影响涉及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发展远景等多方面。依据这种定义,战略表达了企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组织中人们对周遭环境的看法,进而反映了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念。
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后,企业战略决策者做出的主观判断就是战略。因此,战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存在于战略者的头脑之中,体现战略制定者的意志和观念。同时,这种观念又被整个企业集体共享,共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行动。
战略作为一种观念,对战略制定者的要求颇高:当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所制定的战略就是正确的;反之,当其主观判断与现实环境不符时,或其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偏差,企业战略就 是错误的。同时,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意味着,要超出企业战略制定者的观念去改变战略,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除非企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5P:计谋(Ploy)
战略作为计谋,旨在强调战略的竞争性特征,在这种意义下,战略直接针对竞争者而言。计谋通指在特定竞争环境下指导行动的手段和策略,它具有动态性,即随着竞争格局的发展和变化,计谋也有着不同的方式,计谋的作用也因此而体现。

除了从上述五个方面认识战略外,战略的整体性、指导性、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全局性、反应性、风险性等诸多属性,亦值得深入分析。对这些特性的深度探究,有助于对战略本质更全面、更充分的认知。

5p指的是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战略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x0d\x0a1P:计划(Plan)\x0d\x0a将战略定义为计划,是从战略对行动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这一角度来考虑的。作为一种计划,战略将充分体现出其预见性和意志性特征,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是时间序、空间序或逻辑序等),将企业的主要目标、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结合成一个缜密的整体。战略必须高屋建瓴,谋划未来。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遵从企业的战略方针进行活动,使各部门、各环节步调统一、运行有序、协同合作,齐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x0d\x0a计划制定的内容、形式、特征等,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认识水平、企业的使命和愿景(Vision)、企业自身实力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等。因此,在做出计划之前,务必对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一个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切实可行的计划。\x0d\x0a2P:模式(Pattern)\x0d\x0a所谓模式,就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当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加以凝炼,升华到理论层次时,模式即孕育而生。每种模式都是针对某类问题或某些问题的恰当解,它来源于对历史经验和先前事件的回归分析和有效梳理,尤其是对他人或自身最佳实践(\x0d\x0abestpractice)的归纳总结,具有“后验性”。模式的可贵在于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特\x0d\x0a征,揭示成功的关键因素。\x0d\x0a当把战略视作一种计划时,其实暗含了一种假设:即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有关的环境变量和其它一些参变量是可以事前预先设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情形并非如此。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企业无法做到先知先觉。这时,可以借用既有的模式,以应对并化解突发的状况。世界营销评论(mkt.icxo.com)\x0d\x0a当环境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或者企业制定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与现实环境严重冲突时,企业采取的行动往往是借助以往的运作模式,在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不是重新制定战略计划,实践中的这种策略称为应急战略。将战略定义为一种模式,恰恰反映了战略的应对性。企业长期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的应对模式。\x0d\x0a3P:定位(Position)\x0d\x0a该定义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战略的意义,强调企业的开放性系统特征。企业战略不能就企业谈企业,而应放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来考察,从中确立企业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更准确地说,是确立企业在市场、行业、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战略涉及的领域很广,可以包括产品生产过程、顾客与市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x0d\x0a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现有地位,以及达到目标地位所应采取的各种措施。\x0d\x0a把战略看成一种定位,旨在通过正确地配置企业资源,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明确指出“战略就是创造独特的有价值的市场位置。”这种观点被广泛认同,在战略管理各流派中居“占优”地位。\x0d\x0a4P:观念(Perspective)\x0d\x0a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是为了强调战略的抽象性特征。其实质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该影响涉及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发展远景等多方面。依据这种定义,战略表达了企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组织中人们对周遭环境的看法,进而反映了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念。\x0d\x0a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后,企业战略决策者做出的主观判断就是战略。因此,战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存在于战略者的头脑之中,体现战略制定者的意志和观念。同时,这种观念又被整个企业集体共享,共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行动。\x0d\x0a战略作为一种观念,对战略制定者的要求颇高:当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所制定的战略就是正确的;反之,当其主观判断与现实环境不符时,或其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偏差,企业战略就是错误的。同时,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意味着,要超出企业战略制定者的观念去改变战略,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除非企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x0d\x0a5P:计谋(Ploy)\x0d\x0a战略作为计谋,旨在强调战略的竞争性特征,在这种意义下,战略直接针对竞争者而言。计谋通指在特定竞争环境下指导行动的手段和策略,它具有动态性,即随着竞争格局的发展和变化,计谋也有着不同的方式,计谋的作用也因此而体现。\x0d\x0a\x0d\x0a除了从上述五个方面认识战略外,战略的整体性、指导性、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全局性、反应性、风险性等诸多属性,亦值得深入分析。对这些特性的深度探究,有助于对战略本质更全面、更充分的认知。

"5P"理论认为营销策略一般是指价格策略(Price)、渠道策略(Place)、促销策略(Promotion)、包装策略(Package)和产品策略(Product)
根据跨国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终端,有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和装潢进行商品决策的;而到超级市场购买的家庭主妇,由于精美的包装和装潢的吸引,其消费量往往超过她们原先预计45%。由此可见,有商品的“第一印象”之称的包装是在市场实战中越来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将包装(Package)称为与市场营销4P(Product, Promotion, Price, Place)组合平行的第5个P,使之合称为新市场营销的5P理论也不为过也。[

Product(产品)
Price(价格)
Place(渠道)
Promotion(促销手段)
Power(市场影响力).

people(人员),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

市场营销中的5P是指什么~

5p指的是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战略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x0d\x0a1P:计划(Plan)\x0d\x0a将战略定义为计划,是从战略对行动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这一角度来考虑的。作为一种计划,战略将充分体现出其预见性和意志性特征,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是时间序、空间序或逻辑序等),将企业的主要目标、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结合成一个缜密的整体。战略必须高屋建瓴,谋划未来。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遵从企业的战略方针进行活动,使各部门、各环节步调统一、运行有序、协同合作,齐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x0d\x0a计划制定的内容、形式、特征等,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认识水平、企业的使命和愿景(Vision)、企业自身实力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等。因此,在做出计划之前,务必对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一个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切实可行的计划。\x0d\x0a2P:模式(Pattern)\x0d\x0a所谓模式,就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当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加以凝炼,升华到理论层次时,模式即孕育而生。每种模式都是针对某类问题或某些问题的恰当解,它来源于对历史经验和先前事件的回归分析和有效梳理,尤其是对他人或自身最佳实践(\x0d\x0abestpractice)的归纳总结,具有“后验性”。模式的可贵在于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特\x0d\x0a征,揭示成功的关键因素。\x0d\x0a当把战略视作一种计划时,其实暗含了一种假设:即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有关的环境变量和其它一些参变量是可以事前预先设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情形并非如此。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企业无法做到先知先觉。这时,可以借用既有的模式,以应对并化解突发的状况。世界营销评论(mkt.icxo.com)\x0d\x0a当环境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或者企业制定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与现实环境严重冲突时,企业采取的行动往往是借助以往的运作模式,在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不是重新制定战略计划,实践中的这种策略称为应急战略。将战略定义为一种模式,恰恰反映了战略的应对性。企业长期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的应对模式。\x0d\x0a3P:定位(Position)\x0d\x0a该定义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战略的意义,强调企业的开放性系统特征。企业战略不能就企业谈企业,而应放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来考察,从中确立企业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更准确地说,是确立企业在市场、行业、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战略涉及的领域很广,可以包括产品生产过程、顾客与市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x0d\x0a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现有地位,以及达到目标地位所应采取的各种措施。\x0d\x0a把战略看成一种定位,旨在通过正确地配置企业资源,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明确指出“战略就是创造独特的有价值的市场位置。”这种观点被广泛认同,在战略管理各流派中居“占优”地位。\x0d\x0a4P:观念(Perspective)\x0d\x0a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是为了强调战略的抽象性特征。其实质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该影响涉及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发展远景等多方面。依据这种定义,战略表达了企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组织中人们对周遭环境的看法,进而反映了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念。\x0d\x0a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后,企业战略决策者做出的主观判断就是战略。因此,战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存在于战略者的头脑之中,体现战略制定者的意志和观念。同时,这种观念又被整个企业集体共享,共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行动。\x0d\x0a战略作为一种观念,对战略制定者的要求颇高:当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所制定的战略就是正确的;反之,当其主观判断与现实环境不符时,或其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偏差,企业战略就是错误的。同时,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意味着,要超出企业战略制定者的观念去改变战略,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除非企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x0d\x0a5P:计谋(Ploy)\x0d\x0a战略作为计谋,旨在强调战略的竞争性特征,在这种意义下,战略直接针对竞争者而言。计谋通指在特定竞争环境下指导行动的手段和策略,它具有动态性,即随着竞争格局的发展和变化,计谋也有着不同的方式,计谋的作用也因此而体现。\x0d\x0a\x0d\x0a除了从上述五个方面认识战略外,战略的整体性、指导性、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全局性、反应性、风险性等诸多属性,亦值得深入分析。对这些特性的深度探究,有助于对战略本质更全面、更充分的认知。

营销学中的5P一般是指价格策略(Price)、渠道策略(Place)、促销策略(Promotion)、包装策略(Package)和产品策略(Product)。
上述所说的P的解释主要指两类人:一是消费者,二是竞争者;在研究如何做好后边的4P之前先研究透第一个P,即先研究透企业的消费者和竞争者。
营销5P理论是以营销4P理论为基础,以需求和竞争为导向展开企业的一系列营销工作,它弥补了营销4C和4R的不足。

扩展资料:

有商品的“第一印象”之称的包装是在营销市场实战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包装与价格的关系颇深,价格,其往往根据商品成本及消费者的价格接受取向进行定位,在包装的“钱”方面,其也含括成本及商品附加值两方面,好的包装其成本牵涉到以下几方面:
1、包材成本及设计成本:不同的材质、规格及做工精细直接影响成本。而不同档位设计公司的设计收费也不一,但不要为了降低成本而压缩设计成本,因为无论包材成本的价格如何,其都必须通过设计成本来体现及使其增值;
2、生产成本及物流成本: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生产都与成本密不可分,而包装成品后,其在物流的运输费用也不可忽视。
好的包装并不一定需要极高的成本,而好的包装设计往往为商品增添不少的商品价值,以下就简单阐述包装为商品增添附加值的途径:
1、符合消费认知习惯的创意性包装(外型、色彩、排版、材质、规格等)是为商品增添附加值的最价途径;
2、以消费者的角度设计包装,方便其使用携带,方便其用后处理;
3、别出心裁并符合品牌理念的包装设计为品牌增添附加值及品牌文化;
4、高成本包装不等于高价值包装,迎合绿色及环保潮流的包装设计可为商品独特的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P营销理论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