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路面浇筑混凝土起皮是什么原因 混凝土表面起皮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1、混凝土水灰比偏高

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导致表面起皮。

水泥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小,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2、未按要求进行混凝土路面的养护

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导致强度较低,表面起皮。

在高温或特别干燥的地区,以及强度等级C40以上的混凝土,养护尤为重要,洒水应及时,以表面不起皮为准,洒过一两次水后,方可进行浇水养护。

扩展资料

混凝土路面起皮的预防对策

1、对混凝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1)混凝土拌和材料的控制

应选用中粗砂,各项指标应和国家标准相符,在使用沙子之前,必须要对沙子进行过筛。水泥、沙子、石子在存放时,一定要分别存放。

(2)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将混凝土试验配比作为主要依据,进行相关施工操作,严禁对混凝土材料用量进行随意增加和减少,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水灰比应进行严格控制。

(3)对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浇筑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在商品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前,为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够在4h之内浇筑完毕,保证混凝土所有指标不会发生变化,预防出现离析现象和泌水现象,应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2、对施工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1)对抹压时间进行严格把控

在不同时间阶段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抹压,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施工单位不能为了施工方便减少抹压遍数,将抹压时间进行更改。混凝土路面起皮预防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对抹压时间进行严格把控。

(2)严禁过度振捣

为使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振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内容。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漏振、过振现象,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泌水现象的发生。

(3)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养护

在混凝土路面达到终凝以后,应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整个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路面上进行均匀洒水,保持路面处于湿润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肋形楼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面起砂



  路面浇筑混凝土起皮的原因:
  1.1 材料原因分析
  1.1.1 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
  由于重力的原因,混凝土中较大的颗粒会沉到混凝土底部,较小、较细的颗粒会到混凝土的上部,而水则到混凝土的表面,这种现象较泌水。泌水现象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减缓。水灰比越大,泌水现象越严重,表层存的水越多。这样在混凝土表面就会形成浮浆层,浮浆层含水量大,强度低,不耐磨,就表现为起皮。
  1.1.2 砂的粒径过细,含泥量过大
  因细沙的保水性能差、需水量大、干缩性大,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细砂不宜与水泥粘结,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另外,砂的粒径越细,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含泥量过大时,泥土会包含水泥颗粒,延缓水泥的水化和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降低,发生起皮现象。
  1.1.3 水泥强度等级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的强度直接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当使用劣质水泥或由于水泥保存不当,导致水泥强度等级降低,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发生起皮现象。水泥受潮结块,会造成混凝土搅拌不均,产生局部结块现象,水化及凝固时间产生不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造成起皮现象。
  1.1.4 混凝土未按规定进行配比
  在混凝土搅拌前,材料称重不准确,或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造成多加或少加的现象,致使混凝土的配比发生变化。商品混凝土为便于管道输送,向搅拌车中加水稀释,造成人为地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配比发生变化,致使混凝土表面起皮。
  1.1.5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商品混凝土在运至现场后,应进行塌落度测试,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塌落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如不进行搅拌,或搅拌后还不合格,就会出现混凝土表面起皮的现象。
  1.2 施工原因分析
  1.2.1 没有按规定的变数成活,在初凝前又没有适时压光
  按规定应在浇筑后,先用抹子进行抹平处理,然后在初凝和终凝前,再各抹压一遍。在振捣后,混凝土表面会形成一层浮浆,在初凝前如不进行及时压光,这层浮浆凝结后,由于强度不够,浮浆层就会与混凝土分离,形成起皮现象。当然,如果压光过早,可能会阻碍泌水通道,在表层下会形成泌水层,就会出现表皮脱落的现象。由于混凝土表层水分的蒸发速度大于泌水速度,如在初凝、终凝时不进行抹压,混凝土表层就会因为失水过多,快速收缩,出现干裂起皮的现象。如果抹压过晚,混凝土已终凝,过度抹压,会扰动混凝土结构,造成面层强度过低,发生起皮现象。
  1.2.2 局部过度振捣
  混凝土振捣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搅拌更加均匀,减缓泌水现象。振捣时,达到表面平整,形成浮浆即可。而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会将振捣棒长时间停留在一处振捣不移动,造成过度振捣。过度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就会形成混凝土表面局部的起皮现象。
  1.2.3 路面基础有积水,过渡洒水
  如果路面基础存有积水,在振捣的过程中,就会发生泌水现象,使表层混凝土水灰比过大,造成局部起皮现象。有些施工人员为便于抹平压光,在施工时,在混凝土表面洒大量的水,致使表层水灰比过大,强度降低,发生起皮现象。施工人员为使混凝土更容易摊铺,人为往混凝土里加水,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泌水现象加剧,从而造成起皮现象。
  1.2.4 未按规定进行养护
  养护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适合温度和湿度的环境,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过早蒸发或受冻。应在混凝土终凝后,不超过12小时内,对混凝土路面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在养护初期,混凝土水化作用进行较快,需水量较多,洒水次数也要多。温度高时,洒水次数也要增多。洒水时要均匀,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为准。因混凝土表面水化作用较快,如洒水不及时,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表层很容易出现干裂收缩、起皮的现象。洒水时间也不宜过早,如果混凝土表层尚未凝固就洒水养护,很容易造成表层水灰比过大,出现起皮现象。
  1.2.5 未达到设计强度就使用
  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特别是表层的脆性很大,与混凝土内部黏合力差,当重车通过时,很容易将表层破坏,造成起皮现象。有时汽车轮胎带的石子等硬物,也会将混凝土路面压伤。
  对水灰比过大现象处理不当:有些施工人员发现混凝土表面水灰比过大时,只是简单的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抹平处理,造成表层的水化作用时间与混凝土内部明显不一致,路面在使用后不久就会出现表皮脱落的现象。
  1.2.6 冬季施工混凝土受冻
  在冬季施工时,我们一般采取原材料加热、水加热、加防冻剂等施工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气温过低,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混凝土冻害。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随温度的降低越来越慢,0℃时,水化反应基本停止。而水在0℃时,就会变成固体,体积增大,会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破坏。在温度升高时,冰又会融化,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许多裂纹,在表层尤为明显。

一种可能是冬天浇筑的保养不好,受冻了起皮, 二是春天浇筑的过早的泡水了也可能起皮,三是表面收光的时候撒了过多的干水泥。除此以外很难找到其他的原因。希望后面朋友补充。

是不是冬天浇筑的,初步判断是冻了。。。。。。

浇筑不连续

混凝土表面起皮的原因是什么~

混凝土表面起皮的原因如下:
1、混凝土表面起皮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凝结初期表面有积水。如果是底板,很可能是由于基坑中积水未排除,混凝土浇浇时这部分水泛到上一面来了,造成表面积水;
2、可能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在浇筑混凝土时任意洒水造成的,这种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如果表面不平,则多余的水就会积聚在低洼处,造成表面起皮;
3、可能是过早泡水(浇水或下雨),表面也容易起皮。这种情况主要是看混凝土强度是否有问题,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则只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如果混凝土强度有问题,那就另当另论了。

原因1、混凝土凝结初期表面有积水。
原因2、基坑中积水未排除,混凝土浇浇时这部分水泛到上一面来了,造成表面积水。
原因3、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在浇筑混凝土时任意洒水造成的。
原因4、过早泡水(浇水或下雨)。

扩展资料:
1、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2、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3、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
4、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5、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

相关要点总结:

18278147670: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有麻面、裂缝、坑槽、裂缝、起皮、起沙、蜂窝的形 ...
戴姣答:★1、起皮、起沙一般是由于早期养护没跟上引起 ★2、坑槽估计是施工水平问题吧,搅拌不均匀,或者表面没有超平。★3、麻面、蜂窝一般就是振捣不到位,混凝土不密实引起的。★4、裂缝的原因比较多,首先看配合比是否合适,不合适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其次是路基是否产生沉降,这会引起沉降收缩裂缝,最后...

18278147670:为什么水泥路面会出现起皮,起砂等病害
戴姣答: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常年暴露在外,因渗水、冻融紫外线、腐蚀等因素碳化,致使路面老化从而降低使用寿命,使宝贵的材料损坏,过早地报废,并严重影响使用安全。

18278147670:前一天浇筑的混凝土第二天表面起壳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戴姣答:刚铺好的水泥,外表的水泥已经干了,内部的水泥还没干,如果太阳暴晒温度升高,内外温差加剧,而内部的水泥因为没干,没有凝聚力,容易使得水泥表层开裂以及起面起壳。想要不起皮就要铺草遮阳和洒水保湿、降温。一般来说,混泥土浇灌常温12小时冬季24小时夏季8小时。必须覆盖保温养护,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

18278147670:水泥地面起皮是什么原因
戴姣答:水泥地面起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天气因素更为明显。如果温度变化太大,水泥地板的表面和内部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出现裂缝,从而导致分层。除天气外,如果水泥地板本身使用不良的材料(例如标记不足,不规则的施工技术等),还会导致水泥土壤路面爆炸。另一种可能...

18278147670: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因下雪受冻起皮脱层,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修复?_百度...
戴姣答:原因应该是混凝土表面不够密实,下雪后,有水渗进表面,结冰后体积膨胀,把表层冻酥,然后脱落,这个也是一般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原理。处理方法,清除混凝土表面的酥松部分,然后用聚合物砂浆进行表层修复

18278147670:泵送混凝土浇筑一段时间后脱皮是什么原因?
戴姣答:掉皮原因是模板清理不干净,拆模过早,或者是拆模后,养护不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拌和物的混凝土。要求其流动性好,骨料粒径一般不大于管径的四分之一,需加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管道中离析和堵塞的泵送剂,以及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在泵压下顺利通行的外加剂,...

18278147670: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会脱皮?
戴姣答:③在施工中,振捣过后混凝土板不够厚度,为了省事,只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的方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层,这地方不仅造成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裂,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如果水泥稳定性能差一些,就很容易出现麻面现象。接缝破损原因: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出现病害的机率大类型也多,接缝...

18278147670:...路面冬天过后好多脱皮,请问各位专家是怎么回事啊,应该怎么处理?_百度...
戴姣答:新修水泥路面冬天过后好多脱皮、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有以下几种因素1、冬季施工混凝土在冰点情况下受冻、春暖花开解冻后起皮,冬施混凝土应加防冻剂、加覆盖保温。2、压光收浆面层铺撒干灰面未按比例1;水泥3;中砂拌和使用形成两层皮、在轧光时出现大面积汽泡,这是混凝土面层压光收浆的常识。不知能否对...

18278147670:混凝土浇筑二层楼面浇筑20天左右之后用铁锹铲会起皮怎么回事 ,麻烦解...
戴姣答:混凝土浇筑后起皮有多种原因。主要与混凝土强度有关。如混凝土质量差或因施工、养护原因造成混凝土整体强度不够导致收冲击后开裂破损 如排除整体强度不足,一般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强度与内部强度差异导致。这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混凝土表面强度低于内部强度,如浇筑后未到终凝便在上面淋水导致表面水灰比...

18278147670:混凝土墙面起皮皱裂原因
戴姣答:混凝土墙面起皮皱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施工质量不合格: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或振捣不到位,过早或过晚拆模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皮皱裂。2.水泥质量不好:水泥的含水量、硬度、成分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使用的水泥不合格会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易于起皮皱裂。3.环境温度过低:在低温...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