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怎样的 浇筑顺序不对是否会导致模板发生偏移 整层整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怎样的 如何防止模板发生偏移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混凝土浇筑的顺序:模板内清理 → 混凝土拌制 → 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振捣 → 混凝土养护

浇筑顺序不对可能会导致模板发生偏移,如果各部位不存在互相牵制或依赖(包括重力和各向水平力)则浇筑顺序无关紧要,否则会出现模板偏移甚至垮塌等危险情况,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要注意。

混凝土浇筑的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顶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扩展资料:

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 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5. 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6. 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浇筑



  浇灌步骤:
  总的原则:底腹板倒角处→腹板正下部→底板→腹板上部→顶板,腹板及顶板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底板浇筑:由中间向两端;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

  浇灌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模板的坚固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同时清除模板上的杂质。
  2、施工时如天气气温较高,模板及垫层须洒水冲洗,使其降温和润湿。或者安排在晚上施工。
  3、浇筑混凝土时的落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振捣要均匀、密实,不过振、不漏振,插点间距应小于50厘米,终凝前用抹子压2-3遍。
  4、现场单纯凝土拌合物和坍落度及和易性若不符合要求,严禁往混凝土拌合物中随意加水,以免降低混凝土强度或导致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5、在下大雨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6、应及时清除混凝土泌水,当混凝土表面开始收浆(不再泛现水的光泽)时,可进行最后一次抹面工序,并用木槎搓毛。对板面出现的浮浆,不能采用撒干料方式处理,可采用真空吸水或其它吸水方法处理,必要时在抹面前用滚筒滚压二遍。对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过多次抹压予以修整并加强养护。
  7、当环境温度高、湿度低、风速较大时,为防止新浇混凝土表面失水可采用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麻包袋等方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8、对于楼(地)板,特别是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大底板,最好采取蓄水养护法,若无条件也要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做好保温、保湿工作。对于内外墙的养护,可采取沿墙两侧布置喷洒水管、系挂麻袋的办法或采用涂养护剂养护。
  9、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10、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当采用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还须适当延长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毕24h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等轻微活动,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48h后,方可在其上从事安装模板支架等施工行为,严禁在板上堆载模板、支架等集中荷载,禁止在楼(屋面)板上倾倒砖石。

砼浇筑:模板内清理 → 混凝土拌制 → 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振捣 → 混凝土养护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混凝土浇筑时要安排人工护模以免模板发生偏移。
对于位置的浇筑顺序没有特别要求,但要求安排施工缝位置留设正确(按照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按照施工规范留设)

看你当初模板设计方案考虑浇筑顺序情况,如果各部位不存在互相牵制或依赖(包括重力和各向水平力)则浇筑顺序无关紧要,否则会出现模板偏移甚至垮塌等危险情况,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要注意。

要看是浇筑哪个部位了,要看部位的受力情况,模板和模板之间的力的关系,稍微判断一下就知道了

整层整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怎样的 如何防止模板发生偏移~

多层(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施工,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中,一直并存着两种方法,1. 整层柱、梁板同时浇注;2. 每层先浇柱,再支模架浇梁板。这是各企业习惯沿袭形成的。
近代建设高速发展,高层林立。有转换层(框支层)或层高较大的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普及。实践中,频现由于梁板支撑架体失稳导致垮塌、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各地方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相继发文要求每层先浇柱,再搭设梁板支撑架体,利用达到一定强度的柱作为支撑架体整体稳定的措施,同时,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四章已明确规定支撑架体整体稳定的严格要求。特别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高大模板’工程,不得采用整层整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所以,奉劝楼主没有必要网上苦苦寻求整层整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何会出现麻面、掉角、蜂窝、露筋、空洞等缺陷?如何补救处理?优工整理了相关干货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

麻 面 质地疏松的凹点

混凝土麻面缺陷情况

混凝土麻面质量缺陷主要出现在:剪力墙的暗柱和暗梁交接处,柱与楼板交接处。

原因分析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疏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0.5M2)、深度不深(≤5㎜),且无钢筋裸露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振捣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未排出以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处理措施

麻面虽对构件承载力无大的影响,但由于表面不平,在凹凸处容易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从而破坏构件表皮,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因此必须做规范的处理。

麻面的处理方法

(1)用小钢钎或钢丝刷将混凝土麻面的疏松水泥浆和石子清理干净。

(2)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粉尘,且充分湿润。

(3)经过充分湿润的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水迹时采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

(4)抹平后的水泥砂浆要跟踪保养,防止水泥砂浆干缩脱落或起砂,并注意适时二次抹压。

(5)修补后按结构面层设计进行装修。

处理程序和处理情况验收

(1)由质检员组织混凝土工长进行检查,对存在麻面的构件进行标识和书面记录。

(2)确定修补人员并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现场交底。

(3)修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经过质检员的验收,满足规范和处理方案的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修补完成后先由质检员组织验收,并对不合格的修补及时进行返工整改。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再由项目部组织验收,满足规范和方案要求方报监理验收。

(5)修补部位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隐蔽。

掉 角 残损、掉落

混凝土掉角缺陷情况

掉角指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

原因分析

产生掉角的原因主要有:

(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受损。

(2)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拆除模板的要求,致使混凝土构件出现掉角。

(3)模板拆除方法不妥当,用力过大或材料搬运未对构件直角进行保护,造成直角部分局部脱落、劈裂受损。

处理措施

(1)用钢丝刷将混凝土掉角表面的疏松水泥灰清理干净。

(2)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粉尘,且充分湿润。

(3)经过充分湿润的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水迹时采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

(4)抹平后的水泥砂浆要跟踪保养,防止水泥砂浆干缩脱落或起砂,并注意适时二次抹压。

2.当掉角较大时

(1)用小钢钎或钢丝刷将混凝土掉角的疏松水泥浆和突出石子清理干净。

(2)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粉尘,且充分湿润。

(3)影响到构件钢筋的要调整好钢筋的位置并清理干净钢筋表面。

(4)支撑模板,模板表面要充分湿水。

(5)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

(6)补好后的混凝土要跟踪保养。

3.处理程序和处理情况验收

(1)由质检员组织混凝土工长进行检查,对存在掉角的构件按照掉角的大小程度进行标识和书面记录。根据掉角情况由技术负责人确定处理措施。

(2)根据处理措施,由专业工长确定修补人员并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现场交底。

(3)修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经过质检员的验收,满足规范和处理方案的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需要模板支撑时要求模板必须由专业模板工作业。

(4)修补完成后先由质检员组织验收,并对不合格的修补及时进行返工整改。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再由项目部组织验收,满足规范和方案要求方报监理验收。

(5)修补部位或浇筑混凝土部位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隐蔽。

蜂 窝 粗骨料外露

混凝土蜂窝缺陷情况

蜂窝有表面的、深进的、贯通的三种。其表现为局部表面酥松,无水泥浆,粗骨料外露深度大于5㎜(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石子间存在小于最大石子粒径的空隙,呈蜂窝状。有蜂窝处混凝土强度很低。

蜂窝往往出现在钢筋最密集处或混凝土难以浇捣的部位。

原因分析

蜂窝一般由下列原因形成:

(1)混凝土在浇筑时振捣不严,尤其是没有逐层振捣。

(2)混凝土在倾掷入模时,因倾落高度过大而分层。

(3)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严,水灰比太低。

(4)模板不严密,浇筑混凝土后出现跑浆现象,水泥浆流失。

(5)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已有离析。

处理措施

(1)根据蜂窝出现的构件所在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处理。如果构件是梁、板、柱,且蜂窝是深进的或贯通的时侯,必须进行必要安全加固方可开始处理。

(2)用钢钎将混凝土蜂窝的疏松水泥浆和突出石子逐层,缓慢凿打清理干净。不得用大锤或用力过大以影响混凝土整个构件的强度和安全。

(3)用加压的清水冲洗掉蜂窝内混凝土表面的粉尘,且充分湿润。

(4)当蜂窝出现位置需要支撑模板时,模板表面要充分湿水,以满足混凝土浇筑所必需的水分。梁、柱和墙的蜂窝最好采用钢夹板,以更好的保持新浇筑混凝土的水分,提高修补的质量。

(5)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且加入适量的混凝土微膨胀剂。对防水混凝土还必须加入符合原设计要求的防水剂。

(6)补好后的混凝土要跟踪保养。木模板周围最好采用湿水的麻袋等进行紧贴覆盖。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