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酆都为什么称为鬼城 四川酆都为什么叫鬼城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来源于它的历史传说。
传说在汉朝时期,有两个人阴长生和王方平,此二人看破红尘,开始在丰都名山潜心修炼,后来都修成正果成了仙。人们口口相传,将阴、王二位慢慢讹传为“阴王”。阴、王二位被人们合体成了阴间之王,也就是阎罗王。
经过不同的朝代后,丰都名山各种和鬼神有关的雕像等等的事物就越来越多,鬼文化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以至于后来就有了“鬼城”的称呼。结果到了明朝时期,丰都也就传成了酆都。

对于酆都鬼城的大概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我们现在来看看它神奇的传说。   酆都城是阳间的“鬼城”和“十八层地狱”?   阴曹地府和十八层地狱,本来只是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死后世界,可是后来却被道教沿用,并为其说词寻得合理的根据。   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优美的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据东汉的《列仙传》和晋朝葛洪的《神仙传》书中所言,在汉代,曾有王方平和阴长生等人,弃官到此修道,最後终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随着王方平、阴长生二位仙人的名声日盛,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来拜访。如传说中的麻仙姑,就曾来拜访过王方平,可惜没遇上。直到现在还留有她住过的“仙姑岩”、“麻姑洞”等遗迹。   此外,吕洞宾也曾拜访过王方平和阴长生。   後来,“王、阴”二仙人被讹传为“阴王”,又误作为“阴间之王”,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于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于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于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因此,原来充满仙气的平都山渐渐渐地被鬼气所笼罩了,一大群的阴间鬼神纷纷涌进鬼国的京都──酆都,使这个地方成了阳间的阴曹地府。   鬼城之说日益普遍   後来,又加上《西游记》、《钟馗传》等小说的夸张渲染,酆都城是鬼城的说法越来越普遍,假的也成了真的。最後,成了真正的"鬼城"。   自宋朝以来,人们藉著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from:百科

四川酆都为什么叫鬼城~

只不过正好与传说中的鬼城同名而已

鬼城”丰都位于四川省东部的长江北岸,距重庆171公里,在公元前的历史资料里有对丰都的记载,1982年丰都政府对丰都名山进行修建,扩建,是历史上的丰都鬼城更加雄壮宏伟。

酆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鬼城”庙会的规模和景象都是长江流域罕见的。“鬼城”风景秀丽、溪水潺潺、山花欲燃、风光山色、鸟语泉鸣,令人心醉。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各关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这就是展现在丰都鬼城的“阴曹地府”,一个鬼的世界就由此形成了。进入鬼城大门,便可看到人们俗称的“阴阳桥”,它是人们由阴间返阳间的必经之路。人们上行到名山山腰便可看到一个古式楼亭,在血锈般的门匾上书有三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鬼门关”。天子殿坐落在名山顶,它是山上最大的一座庙宇,与名山对立的是双桂山,位于双桂山的山腰是大成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庙会是“鬼城”民族文化特色与金贸融为一体的民间贸易形式,每逢农历三月三至十五,丰都县城云集四海商贾商客,汇聚巴蜀,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被人们称为“鬼脸奇容”是其中一景。

对于酆都鬼城的大概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我们现在来看看它神奇的传说。

酆都城是阳间的“鬼城”和“十八层地狱”?

阴曹地府和十八层地狱,本来只是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死后世界,可是后来却被道教沿用,并为其说词寻得合理的根据。

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优美的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据东汉的《列仙传》和晋朝葛洪的《神仙传》书中所言,在汉代,曾有王方平和阴长生等人,弃官到此修道,最后终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随著王方平、阴长生二位仙人的名声日盛,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来拜访。如传说中的麻仙姑,就曾来拜访过王方平,可惜没遇上。直到现在还留有她住过的“仙姑岩”、“麻姑洞”等遗迹。

此外,吕洞宾也曾拜访过王方平和阴长生。

后来,“王、阴”二仙人被讹传为“阴王”,又误作为“阴间之王”,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于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于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于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因此,原来充满仙气的平都山渐渐渐地被鬼气所笼罩了,一大群的阴间鬼神纷纷涌进鬼国的京都——酆都,使这个地方成了阳间的阴曹地府。

鬼城之说日益普遍

后来,又加上《西游记》、《锺馗传》等小说的夸张渲染,酆都城是鬼城的说法越来越普遍,假的也成了真的。最后,成了真正的"鬼城"。

自宋朝以来,人们藉著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在酆都鬼城中,有各种如阴间的建筑,即:

(一)路引:所谓的路引,长长三尺、宽二尺,以粗纸印成的一张通行照:上面印著“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方印有阎罗王的图像,下方印有“酆都天子”、“酆都城隍”和“酆都县府”三个大印。

人死之后,要到阴间去报到的幽灵就得手持这张阎罗王所发的通行护照,在经过看守鬼门关的小鬼检查过后,才得以进入鬼国。

从前,许多人为了替自己留一条后路,为自己的身后事打算,于是都到酆都来买路引,希望死后能够早日超生。因此,酆都的路引大大畅销,甚至连东南亚国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来买路引。

(二)奈何桥:本叫通仙桥,是明朝的蜀献王所建。原意是说走过这座桥就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后来这座桥竟被改名为奈河桥。

“奈河”是地狱中的河名,在《宣室志》中有一段关于奈河的叙述:

“董观行十馀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由此可知,奈河是一条来自地狱、充满腥味、流著血水的河流。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桥,就是奈何(奈河)桥。这座桥又窄又险,凡是恶人的鬼魂经过这座桥,都会掉到奈河中,被河中恶鬼毒虫吃掉。

《西游记》中所说的:“铜蛇铁狗任争食,永堕奈河无出路。”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如果生前是善人,则可顺利通过这座桥,转世为人。

就这样,“通仙桥”这座“仙桥”便成了“鬼桥”——“奈何桥”。

在酆都的奈河桥下开凿了一个池子,叫做“血河池”。有许多人为了死后能好过些,便到桥前焚纸钱、烧香、施舍财物。

有趣的是,酆都的和尚尼姑们为了广开财源,故意在桥面上涂蛋白、桐油等物,使得许多过桥的人常常摔倒;这些人为了消灾免害,都大方地布财献祭,深怕得罪了诸鬼众神。

(三)鬼门关:据说人死了之后,在进鬼国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座阴森森、把守严密的关口,俗称鬼门关。

酆都的鬼门关相当吓人。从玉皇大殿往上走、就会发现一座黑漆漆的山门,彷佛血锈一般的横匾上写著"鬼门关"三个阴森森的大字。这个地方有一大片的参天古木、树上栖息著一群群的乌鸦,当冷风阴飒飒的吹过,确实鬼气逼人。

(四)五云洞:位於三仙楼的东边,深不见底。据说这里是成仙的阴长生炼丹之处,也有人说是阴曹地府的入口。

许多来此的香客,都会到五云洞的入口处焚烧纸钱,然后丢入洞中。因为洞很深,每当香客们将纸钱丢进洞中,一阵阵地风吹来,把纸钱吹得瑟瑟有声,一旁的山僧就说这是“群鬼抢钱”。

酆都这座鬼城的名堂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尚有望乡台、登天梯、孽障台等。

水陆道场渡饿鬼

这里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层地狱的塑像,同样很著名。

除了酆都之外,还有另一个地方的十八层地狱塑像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位於山西省浦县柏山的东岳庙。

东岳庙的规模极为宏大,占地也很广。庙中有各式建筑六十馀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层地狱,为了凸显阴曹地府的特色,这十八层地狱全都建在地下,让人身历其境时,有如身在地狱中。

这十八层地狱由十五个孔窍洞所组成,其中有三个孔窍洞分成两层,总共有十八层。里面雕塑了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

除了这些塑像之外,还刻有各种小鬼冥吏、刀山、碾磨、油锅、锯解等群像,共一百二十多个。这些塑像可说是目前中国寺庙中罕见的明代泥塑,是极为珍贵的古物。

另外,佛教在举行水陆道场时所悬挂的水陆画上,也有关於阴曹地府的描绘。所谓的水陆道场,起源於印度,根据佛书所云:阿难曾经在夜里梦见饿鬼向他要东西吃,於是阿难就设水陆道场,布施食物以救渡饿鬼。

后来传至中国,据说是从南朝梁武帝时代先开始的。根据佛教的说法,凡是被水陆道场所超渡过的孤魂野鬼,都可以免去罪罚而得以升天,因此,一直到后世仍历久不衰。

水陆书上所画的,有十殿阎罗、六曹四司判官、五道将军、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样的地狱。

目前传下来的明代水陆画以山西宝宁寺藏量最丰,共有一百三十九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

如此人间美景,还不一睹为快。

相关要点总结:

13552747136:为什么酆都会叫做鬼城呢?
梁荣答:自宋朝以来,人们藉著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在酆都鬼城中,有各种如阴间的建筑,即: (一)路引:所谓的路引,长长三尺、宽二尺,以粗纸印成的一张通行照:上面印著“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方印...

13552747136:酆都为什么被称为是鬼城?
梁荣答:丰都鬼城的由来:东汉末年,道教早期形态五斗米教流行于四川,酆都是当时的道教重镇之一。四川自古巫文化发达,五斗米教更是因为与巫术多有结合,在当时被称为“鬼道”五斗米教的道士也被称为“鬼吏”。随着时间的流转,鬼文化不断在民间浸淫,本是仙境的酆都的鬼气越来越浓厚,最终成了“鬼城”。宋代以...

13552747136:酆都城为什么是鬼城
梁荣答:迷信传说。通过上游新闻查询得知,是人们迷信传说中的阴间,所以丰都名为“酆都”,才与鬼城的传说相对应。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

13552747136:酆都为什么叫鬼城
梁荣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阴”讹传为“阎”。平都山就被杜撰成北阴大帝治理下的鬼都,成为阎罗王执掌的冥府地狱。�南宋范成大所著《平都观寺》里说平都山就是丰都大帝聚敛鬼魂的罗丰山。“道士云:此地即谓北阴罗丰所住。又名平都,福地也。”这就是丰都鬼城传说由来之一。到了明代,朱元璋一统...

13552747136:重庆酆都为何被称为鬼城?
梁荣答:”此为奈河,河上之桥称为“奈何桥”。关于酆都鬼城的由来说法很多。一说这里曾是道教的传教中心,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教派吸收了巫术,演变成为后来的“鬼教”,后其孙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故有此说。二说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居住于此,因为时代...

13552747136:《仙剑三》提到的酆都就在重庆,它为什么被称为鬼城
梁荣答:而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阎罗殿,一笔勾下所有孙姓人的生死簿就是在这里,所以说这应该是出了名的鬼城。而《仙剑三》的酆都的“酆”是重庆丰都“丰”的繁体字。所以说二者其实就以一个地方。酆都为什么叫鬼城,相传咋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个叫张道陵的人在这里创立了“五斗米”教,吸收了许多的...

13552747136:酆都鬼城在哪里?为什么叫鬼城?
梁荣答:酆都鬼城又称鬼城丰都,丰都鬼城,鬼城,位于重庆市的丰都县。丰都被称为鬼城的历史,至今已有1900多年了,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传说丰都是阎王爷掌控的地方,人死后魂魄不散,都必须来这里报到,在这里总结前世善恶,成为阴间的鬼魂。生时作恶多的会经历十八层地狱,不能...

13552747136:《仙剑三》提到的酆都就在重庆,它为什么被称为鬼城?
梁荣答:而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阎罗殿,一笔勾下所有孙姓人的生死簿就是在这里,所以说这应该是出了名的鬼城。而《仙剑三》的酆都的“酆”是重庆丰都“丰”的繁体字。所以说二者其实就以一个地方。酆都为什么叫鬼城,相传咋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个叫张道陵的人在这里创立了“五斗米”教,吸收了许多的...

13552747136:为啥酆都被称为鬼城嘞
梁荣答:,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于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于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于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

13552747136:酆都为什么被称为鬼城?位于哪里?现在是旅游景点吗?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 ...
梁荣答: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於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於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为“鬼吏”。 於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因此,原来充满仙气的平都山渐渐渐地被鬼气所笼罩了,一大群的阴间...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