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工程中施工缝留设的位置 施工缝的留置最佳位置?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是应当留设于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具体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柱子,留设于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②和板连成一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③单向板,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

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⑤墙,留设于门洞过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或纵横墙的交接处;

⑥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池、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处理要求

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 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 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

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 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 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施工缝



工程中施工缝留设在跨中“处”,即距离支座位置中间的位置。
理论依据是:
  1、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
  2、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5条规定:“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对于承受荷载的梁构件来说,什么地方剪力较小呢?显然是跨中,跨中的剪力为最小。所以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最合适的位置。旧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规定了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请注意是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不是跨中三分之一“处”。从这个规定看出,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跨中是最合适的部位,而跨中的三分之一“处”,是这个合适范围的边界点,也就是这个范围的最不利点。规范规定了“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的原则。在混凝土浇注前,梁的施工缝写需要用模板封堵,在跨中截面操作最方便,而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往往有负弯矩钢筋,封堵模板不方便,清理施工缝混凝土界面也不方便,而且操作稍有偏差,就可能偏出了跨中三分之一范围。所以,从方便施工的角度来讲,跨中三分之一“处”,并不是合适的位置。
  3、综上所述,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是不合适的。跨中三分之一“处”,既不是剪力最小的位置,也不是最方便施工的位置,这与施工规范的原则是不相符。甚至有人认为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位置是不允许的,这与规范的原则更是矛盾了,恰恰相反,跨中才是施工缝留置的最合适位置。

[转自百度文库]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留设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施工缝的留置最佳位置?~

  1、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2、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
  3、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4、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相关要点总结:

18638772372:施工缝留在结构哪里?
郦丁答: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二、图解知识点 柱施工缝位置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的施工缝位置 单向板施工缝留置位置 有主次...

18638772372:施工缝的留置有何规定
郦丁答: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留设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

18638772372: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留设位置不符合要求
郦丁答:2)圈梁施工缝留在非砖墙交接处、墙角、墙垛以及门窗洞范围内。(5)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的底板、顶板和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底板顶面以上以及顶板底面以下300~500mm为宜,接缝宜设钢板、橡胶止水带或者凸形企口缝;底板与内墙的施工缝可设在底板与内墙交接处;而顶板和内墙的施工缝,位置应视剪力墙...

18638772372:混凝土施工缝宜留置在
郦丁答:混凝土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混凝土施工缝和后浇带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施工缝和后浇带应设在结构剪力小、施工方便的位置。施工缝不是真正的“缝”,它只是后浇混凝土与初浇混凝土的结合面,称为施工缝。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原则是:留在结构受力较小、便于施工的位置。

18638772372:施工缝的留设原则
郦丁答:施工缝的留设原则如下:一、普法内容:施工缝留设的一般原则: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二、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8638772372:施工缝留在什么位置?
郦丁答:混凝土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分层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位置及间隔时间。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缝宜设置在构件受力...

18638772372: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有哪些?施工缝处的施工方法是怎样...
郦丁答:4)双向受力楼板、厚大结构、拱、拱、薄壳、水池、斗、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其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施工缝外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施工缝;如必须...

18638772372:施工缝的留置最佳位置?
郦丁答:施工缝留置必须要保证水平缝,房梁、楼板以及墙体之间的缝隙必须留出垂直缝的原则;留缝的位置通常在基础的顶面、房梁的下方、吊车房梁的上方以及无两柱帽的下方等位置,留缝的宽度通常在20-30公分左右。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

18638772372:建筑中的施工缝是否需要留置?
郦丁答:施工缝留置的位置应该设在剪力较小,或可以正常施工的部位,而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必须符合下面的规定:1、在我们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顶面,梁在它们的下面就可以留置施工缝,在吊车梁的上面或没有的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也可以留置施工缝。2、施工缝一般留在板面以下20毫米到30毫米之间,这样有利于施工。3、对于...

18638772372: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缝一般应留在
郦丁答:若建筑与楼板已经形成面梁的话,施工缝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若是单向板的话,那施工缝可以预留在平行板的短边的任何地方。建筑中有主次梁之分的楼板,要沿着次梁的方向施工,而施工缝要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墙面上的施工缝一般留置在...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