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绝顶的聪明人”韩非与《韩非子》·一词多义》注释|译文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绝顶的聪明人”韩非与《韩非子》·一词多义》注释|译文

夫①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韩非子·难势》)

【注释】 ①夫:语气词。

【译文】 所谓“势”,名称只有一个,但含义却是变化无穷的。

【评说】 这里涉及的就是“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看起来是同样的一个语词,但是由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就表达了不同的概念。例如,“运动”这一语词,可以表达“体育运动”、“政治运动”和“空间移动”等概念,这在语言里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



~

相关要点总结:

18861096694:后人如何评价韩非及《韩非子》
古茂答: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老子的辩证法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也是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华于一身。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

18861096694:浅谈《韩非子》
古茂答:位于秦国卧榻之侧的韩国更是岌岌可危,目睹迫在眉睫的亡国之患,韩非子针对韩国的国情提出了大量的救亡图存之主张,和在一起即为《韩非子》一书。韩非子敏锐的洞察到国家危乱的根源,并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翼君之一悟,国之危而不亡也。然而事与愿违,韩非未能阻止韩国灭亡的命运,韩王显然也没有那个心情...

18861096694:你知道《韩非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古茂答:盲则不能避昼日之险,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这就说明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器官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在认识方法上,韩非主张“去喜去恶”,切忌主观偏见和先人为主的成见来左右人们的认识。《韩非子》一书,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18861096694:《韩非子》的篇目与分类
古茂答:《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

18861096694:《韩非子》132则经典名句,精辟有哲理,感悟两千年前的智慧!
古茂答:《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子》132则经典名句,精辟有哲理,感悟两千年前的智慧!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

18861096694:韩非的个人简介
古茂答:(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

18861096694:韩非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古茂答:《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感悟】自出《韩非子·说难》。这两句大意是: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

18861096694:韩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
古茂答:他认为当今世界已处于动荡时期,礼崩乐坏,想用昔日宽厚的政治来治理民众,就像不用绳索、马鞭去制服野马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指出只有严峻的刑罚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韩非写了许多卓有见识的文章,俱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五蠹》、《说难》、《孤愤》、《显学》、《定...

18861096694:《韩非子》十句名句赏析四
古茂答:《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它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其中的说理散文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8861096694:《韩非》文言文的译文
古茂答: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12],国焉得无亡乎? [题解] 本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储说,储存传说故事的意思。韩非为了生动、深刻地阐述法家思想,搜集了大量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按所说明的问题,分类汇编成《内储说》上下、《外储说》左右,因篇幅过长,又把左右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本文...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