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你的意思是的文言文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1. 文言文中 哪些字的意思是 她 和 你 的意思

·文言文中没有“她”的称谓,古代男女的人称代词多数一样,男女不分。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一时轰动全国。“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纯洁、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鲁迅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一次“大仗”。

·二、第二人称(你)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

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

“而”便是代词“你”。 三、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

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

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人”字旁称“人家”。

·····························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

“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 ······························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

2. 【文言文中“子”是“你”的意思吗

子zǐ①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⑧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细分明读之.”。

3. 在古文中意思是“我”和“你”的字

我 wǒ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我们。

我见(我自己的看法)。我辈。

我侪(我们)。自我。

我盈彼竭。 Ime 人尔敌 笔画数:7; 部首:戈; 笔顺编号:3121534 我 I;me;人;尔;敌;吾;我 wǒ ㄨㄛˇ (1) (会意,从戈。

“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

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I imy;myself] 我,施身自谓也。

――《说文》观我生。――《易·观卦》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尽心上》 (3)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

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

“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今者吾丧我。――《庄子》 (4) 己方;己国 [we;our]。

如:敌我友;我每(我们);我伲(方言。我们);我曹(我们);我辈(我等,我们) 我 wǒ (1) 自己的 [self]。

如:我生(我之行为);我仪(我的匹配) (2) 表示亲密的 [my dear]。如:我丈(对老人的亲切称呼);我老彭;我老叶;我东海 (3) 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wry] 我,顷顿也。

――《说文》。段玉裁注:“谓倾侧也。

顷,头不正也。顿,下首也。

故引申为顷侧之意。” 我 wǒ 意为 杀 [kill] 我伐用张。

――《书·泰誓中》我,古杀字。――《说文》 我见 wǒjiàn [my view] 我自己的看法没有丝毫我见。

我们 wǒmen [we;us] 包括我在内的一组人当我们想到劳动时,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觉得我们太老了。 我思 wǒsī (1) [cogito]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我行我素 wǒxíng-wǒsù [ persist in one's old wags ; live by one's own difinitions ; stick to one's old way of doing things ; the dogs bark , but the caravan goes on ] 无视别人的议论与看法,还是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做法去做。

他夫妇二人还是毫无闻见,依旧我行我素。――《官场现形记》 “古汉语中,虚词实词的使用,结合文句意义,往往实词虚用,虚词实用,一彼一此,没有固定,其词类活用现象较为突出。

本来劳动人民造字,都是根据具体事物,都为实词。元周伯琦《六书正伪》说:“大抵古人制字,多自事物始,后之修辞者,每借实字为虚字,用以达其意……”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所谓单字独出,则“无从见矣”。意即由单个字面上去理解其义,难以解通,查字典,也难以查出,必须结合上下文句去理解,才能知之。

所以古书中,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往往变化无穷,不易把握其规律性。 我——第1人称代词,人人皆知,但古书上可作虚词用。

例如《诗经·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我作“何”义,意即人没有善良,怎能作君、作兄呢?又如《诗经·若蜉蝣》:“于我归处。”

郑玄注:“君当于何依归乎?”我作“何”解,义较显明。再如《诗经·信南山》:“我疆我理。”

我均不作你我的“我”解,而作“乃”义,这是由于《诗经·大雅·绵》中有“乃疆乃理”(乃同乃)之故。”(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48-44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在心理学上,“我”是个体生命和人命(见百度词条“双命”)在环境中的体现。

首先他必须有一个“生命的我”,没有生命的我,就没有“我”的存在。其次,必须有“人命的我”,就是你的生命特征必须通过一定途径,可以在他人或环境中充分显示出你这个“我”的特征来,不显示这种特征,你也没有“我”的存在必要。

人命的我主要是通过展示语言和行为来体现“我”的,所以你要这个世界有你这个“我”,那你就得好好地学习和好好地生活再加一个好好地工作和好好地做人。“我”有时候作用于纯环境,有时候作用于纯人群,所以,要学会在什么地方做一个什么的“我”。

[编辑本段]不同身份的人对“我”的称呼 、皇帝称朕、孤家、寡人 、皇帝的老婆称哀家、本宫 见到皇帝称臣妾 、官吏见到皇帝称臣,见到百姓称本官 、百姓见官称草民或小人,若女性称民女(未婚)民妇(已婚) 、晚辈见到长辈称晚辈 晚生 小X(如小婿、小侄、小女) 、太监称咱家 、和尚称贫僧、道士称贫道 、秀才称小生 、外交时称鄙人 、方言有 俺、侽、侽个人、宋元时关西一带人自称为‘洒家’ 、英语中有 I 、me 、现在大多人称我 、本人 、目前,有很多80后、90后们习惯称:瓦、偶等等。



~

相关要点总结:

18526823128:翻译是你的文言文
阎琴答:1. 你,用文言文怎么说 尔、卿、公、若、子、女、你、君、彼 一、尔拼音:ěr 释义:1、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2、如此:偶尔。不过尔尔。3、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4、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

18526823128:文言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你"?
阎琴答:汝,尔,君,卿,足下,阁下

18526823128:文言文翻译为你我它,这,那的字是什么?
阎琴答:【你】文言文中可翻译为“你”女(汝)、尔、若、而、乃、君、卿、子、公、足下……【我】文言文中可翻译为“我”朕、孤、寡人、吾、我、予(余)、某、在下、不才、小可、愚、寓、臣、仆、小人、妾……【它】文言文中可翻译为“它”的情况:其、厥、之、彼。【这】文言文中可翻译为...

18526823128:你才是用文言文怎么说
阎琴答:“你”用文言文:尔、汝、乃、子、足下、若、卿、阁下、公尔。 一、尔 尔,读作ěr,词性为代词、助词或语气词,相当于“地”、“然”,组词为卓尔、率尔。可以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7解释为你,你的,可以组词为尔父、尔辈、尔汝等。可以解释为如此,组词为偶尔、不过尔尔。 二、汝 汝,...

18526823128:在古诗文中有那些字表示你、我的意思?
阎琴答:表示"你"的有: 汝,尔,君,卿,兄,兄台,若,乃 表示"我"的有: 吾,在下,鄙人,余,予。具体可以参看以下内容。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有第一、第二、第三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

18526823128:文言文若表示你
阎琴答: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采纳哦 2. 文言文中的“若”有“你”的意思吗 很确定 有“你”的意思 你 [们] ;你 [们] 的 [you;your]若,汝也。——《小尔雅》惟若宁候。—...

18526823128:“你”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阎琴答:“你”是第二人称,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女:用法同“汝”,可译作“你”、“你的(„...

18526823128:你用文言文有几种说法
阎琴答:1. “你”在古文中有几种说法 说法有:“尔、汝(女)、乃、而、若、戎”等。“汝(女)、乃”是殷商甲骨文里就有的,“尔、而、若、戎”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其中“戎”只见于《诗经》,可能与第一人称代词“吾、昂”一样来自周人的母语。“尔、汝(女)、而、乃”之间有表义差异。

18526823128:文言文中哪个字代表“你”的意思?
阎琴答:尔,侬,卿,而(余知而无罪也),汝,女,若,乃(家祭无忘告乃翁),子,君!

18526823128:文言文中表示“我”“你”的字
阎琴答:代表“我”的还有:余、予、仆、愚、某、孤(诸侯用语)、寡人(诸侯用语)、不谷(诸侯用语)、朕(“我”的意思,秦以前通用,秦以后专用于皇帝自称)代表“你”的还有:而、乃、公、卿、阁下、足下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