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唐太宗虚怀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善听谏言的故事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唐太宗的纳谏之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 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则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
唐太宗的纳谏之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

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则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
第一,倡导直谏。关于纳谏,即所谓“匡正君主,谏诤得失”,我国古代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对君主的言谏制度。《孔子家语·辨政》提出了忠臣“谏君”的五种方式:一曰谲谏,正其事以谲谏其君;二曰戆谏,戆谏无文饰也;三曰降谏,卑降其体所以谏也;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到了唐朝,《唐六典》记载,“谏有五:一曰讽谏(风之以言),二曰顺谏(顺其君之所欲,以微动之),三曰规谏(陈其规而正其事),四曰致谏(致物以明其意),五曰直谏(直言君之过失不得已,然后为之者)”。唐太宗即皇位后,十分重视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鼓励并倡导大臣直谏。但在“尊尊君为首”的封建等级社会,直谏又谈何容易!针对臣子“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的担心,唐太宗即位之初即从思想上打消群臣的顾虑,显示自己闻言听谏的诚心诚意。他对大臣们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唐太宗还大力奖赏敢于直谏的人,鼓励谏诤。贞观元年,一个叫元律师的人犯了罪,被判死刑。司法官孙伏伽不同意这种判法,进谏说:依据现行法律,元律师不该被处死,法官不能因为憎恨而滥加刑罚。唐太宗听后,不仅不怒,反而将价值百万钱的兰陵公主园奖赏给了他。一些大臣表示不理解,唐太宗解释说:我刚刚即位,需要在朝堂上下形成敢于直谏的风气。孙伏伽是我登基以来第一个敢于批评朝政的,所以要重赏。在唐太宗虚己纳下的恳切诚意下,贞观朝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直谏之风。以直谏闻名的魏徵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这实在是句真心话。在封建社会中,即便是像魏徵这样的大臣也不是不怕“犯龙鳞”,而是因为他辅佐的是一位倡导直谏的君主,这才在思想上消除了顾虑。从这个角度上说,唐太宗的确有其他封建帝王不及的一面。

第二,兼听则明。贞观二年正月的一天,唐太宗突然问魏徵道:“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p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唐太宗听了非常赞同。目睹隋朝灭亡的唐太宗,深知“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的道理。他常向大臣们提起“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的隋炀帝。这位偏信虞世基的亡国之君,在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之时却什么也不知道,给后人留下了“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的笑柄。前车之鉴让唐太宗更加明白兼听的重要性和偏信的危害性。唐太宗重视“兼听”的事例很多。从贞观初年始,他就诏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轮流在禁中的中书省值宿,以备随时召见。每次召见时,唐太宗都赐坐交谈,详细询问外面的情况,力求掌握朝廷政策对百姓是利还是弊,了解政令的得失与教化的成败。唐太宗认为“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为避免个人局限性,要“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唐太宗主张群臣献策献计,集思广益,目的就是要消除政事“独断一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三,择善而从。对臣下的谏议,唐太宗“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作为一个君王,有这样反省自己错误的心胸和气魄是难能可贵的。贞观元年,太宗诏令,官员凡假造官阶和阅历的,不自首就处死刑。后来,果然查出有造假的人,唐太宗判他们死刑。大理少卿戴胄认为依照唐律不应该处死刑,反对皇帝一生气就杀人的做法,唐太宗收回了成命。贞观三年,唐太宗下诏“关中免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但不久就变了卦,魏徵批评他“追悔前言,二三其德”,唐太宗虚心接受了魏徵的意见。贞观五年,唐太宗在盛怒之下轻信谗言,错杀了大理丞张蕴古,经房玄龄澄清事实后,十分后悔,随后诏令:“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贞观六年,唐太宗欲封禅泰山,魏徵屡次劝说太宗:百姓生活尚未十分殷实,仓廪尚虚,国力尚弱,此时祭告天地,以为帝王功业已就,十分不妥。唐太宗随即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第四,畅达言路。唐太宗从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谏议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强化三省职能。唐初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制,中书省负责签署中书舍人的诏敕,然后交门下省封驳,论其得失,最后由尚书省执行。但是中书省、尚书省的部分官员常常碍于情面或拖沓慵懒,并没有就决策正确与否提出意见,而是充当了照抄照转诏令的收发员的角色。为此,唐太宗强调:“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他要求大臣们要敢于说真话,可以驳回不适当的政令。三省应分别担当的决策、封驳和执行作用的全面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言路的畅通和政令的恰当。其次,重视谏官作用。贞观元年,唐太宗诏令:今后凡是宰相进内廷商议国事时,必须安排谏官跟着一起来,让他们了解政事。谏官发表的意见,一定要虚心听取采纳。唐太宗让谏官听政,从而能够听取朝中不同的声音,为自己的朝政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唐太宗还将杰出的谏官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比如贞观时期的魏徵、褚遂良、马周等都是因为敢于直谏而后被委以重任的。
当然,作为一个封建君王,唐太宗的纳谏是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他的纳谏只是迫于“覆舟”的恐惧,臣下进谏也必须以忠君为前提。然而,从治政方法和艺术的角度看,唐太宗的别具特色的纳谏之风,还是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的。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唐太宗的纳谏之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 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则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
例如:贞观三年,太守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贞观三年,太宗对司空裴寂说:“总是有大臣向我上书反映问题,条目很多。我总是被公务困在屋子里,用心观察体会。我之所以这样孜孜不倦的工作,是希望能对的起大臣和下属对我的情义。我每次一想到国家的政事方略,常常要到三更才能睡觉。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在政事上努力用心,以安慰我这样(尽心为国)的心思啊! 由此可见他的纳谏之心!

①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②不闭,商旅野宿③焉。
[注释]
①[哂(shěn)]微笑。②[外户]这句是使动用法句式:使门向外开。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
③[野宿]在郊外露宿。
[译文]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②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患王②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③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⑥其啄⑦。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⑧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⑨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
①[苏代]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战国时代的辩士。②[惠王]赵惠文王,名何。③[蚌(bang)蛤蜊
④[曝(pù)晒太阳。⑤[鹬(yù)]水鸟名,头圆大,嘴长,长腿,常在水边或田野捕吃小鱼、小虫和虾类。⑥[柑(qidn)]夹住。⑦[喙(huì)]鸟嘴。⑧[禽]同"擒"。⑨[弊]疲惫,搞垮。"弊大众"是使动用法。
[译文]
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对赵惠文王游说:"刚才我来的时候路过易水,一个蛤蜊正张开两壳晒太阳, 鹬鸟啄食它的肉, 蛤蜊急忙并起两壳夹住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个死蛤蜊。蛤蜊也对鹬鸟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有个死鹬。'他们俩谁也不肯相让,结果渔人把它们一起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长久地相持不下,把两方的军民都搞得很疲惫,我很怕强大的秦国就会成为渔夫了。所以希望大王您能够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啊!"赵惠文王说:"好。"伐燕这事就算罢休。
③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④,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
[注释]
①[嘉肴(ydo)]嘉,美好;肴,鱼肉等荤菜。嘉肴,美味的熟菜。
②[旨]味美,好吃。③[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深切中肯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④[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⑤[知困]因,困惑不通。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搞不通的地方。
⑥[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⑦[自强]自己奋发努力。
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够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④冯梦龙《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②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释]
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翠,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益]更加。
[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⑤司马迁《赵括》
赵括自少时①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②。尝与其父奢③言兵事,奢不能难④,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⑤之。使赵不将括即⑥也,若必将之⑦,破赵军⑧者必括也。"及括将行⑨,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⑩。"
[注释]
①[少时]青年时代。
②[莫能当]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莫能当,没有谁能和自己匹敌。
③[奢]赵奢。战国时赵将。初任赵的田部吏,主收回赋,转而主治国赋。后任将军,善于用兵。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阙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救援,先侦察敌情,继以急行军赶往,居高临下,大破秦军,因功封为马服君。其子赵括,也叫马服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不会指挥作战,常把国王赏赐的金南买进上好田宅。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40万都被俘活埋。
④[难]语难。反驳。
⑤[易言]易,轻易,轻率。易言,把事情看得很轻易,说得很简单很容易。
⑥[即]便、就。
⑦[将之]与前面的"将括"都是使动用法的谓宾结构。之,代词,在这里代赵括。
⑧[破赵军]使动用法的谓宾结构。破,当时的军事术语,意为击溃。
⑨[将行]将,表示时间的副词。将行,将要出发。
⑩[括不可使将]即"不可使括将",为了强调"赵括"这个词,而把它提前了。
[译文]
原来赵括年轻的时候,学过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以为然。他母亲就问赵奢为什么这样看,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作大将。"
⑥学弈
今夫弈①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③是⑥其智弗若与⑦?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②[数]技术。③[援]拿起。④[缴(zhu6)]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箭。
⑤[为]同"谓",认为。⑥[是]这。⑦[与]也写作"软",这里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译文]
下棋也是一种技术,它虽只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专心学,也学不好。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讲,别的什么也不注意;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口斤,心里却想着大雁要飞来,想着拿箭去射它。他虽然和那一个人一起学,成绩比不上人家。难道这个人不如那个人聪明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⑦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子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⑤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①[式]即轼,车前的横木。这里"式"作动词用,是"凭着式"(表示敬意)的意思。
②[壹似]很像。③[舅]公公。注意:与现代语"舅"所指不同。
④[小子]对后辈的一种称呼。⑤[识(zhì)]记住。
[译文]
孔子经过泰山旁,有个妇人在墓前悲伤地哭着。孔子扶着车上的横木听那哭声,叫学生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啊,很像有深深愁苦的样子。"她就回答说:"是的,从前我的公公死在虎口里,接着我的丈夫又在这里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还是死在这里7!孔子听了问道:"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暴政的统治。"孔子教训他的学生道:"你们要记住这事:暴政比老虎更凶恶啊!

23回答者: 泪打芙蓉 - 举人 四级 2006-10-13 22:25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
相关内容
• 谁知道司马光的《唐太宗论止盗》的译文? 4 2007-11-2
• 唐太宗论止盗 177 2008-11-16
• 唐太宗论止盗表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6 2008-7-30
• 唐太宗论止盗 涉及的成语是 13 2008-7-30
• 唐太宗论止盗的背景 1 2008-4-15
查看同主题问题: 唐太宗 译文

是主要原因,太宗在位有段时间滋生骄傲情绪,魏征反复进谏,太宗就有所感悟,还亲自写诏书答复,把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放在案头常常反省,如果没有这些反省,是不会有贞观之治的,太宗自己也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纵观历史谏官起的作用也就是提个醒。真正有用的大臣是管仲那样能拿出一套政治经济的强有效体系来的人。君王的成就在于是否利用好这些管仲类的大臣。和谏官又有什么关系。

唐太宗听魏征的不过造成一种君臣相得气氛而已。可以把字的皇帝形象塑造得更光辉更伟大(因为他得位不正,所以对舆论特别敏感)。

说起对贞观之治的贡献,那得说房玄龄杜如晦也说不到魏征。魏征是唐太宗宣传自己的宣传品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善听谏言的故事~

1、贞观元年(627年),一个名叫元律师的人犯了罪,被判死刑。司法官孙伏伽对于这种判法有所不满,所以进谏说:”按照现行的法律,元律师不该被处死刑,法官不能因为憎恨而滥加刑罚。”唐太宗听了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价值百万钱的兰陵公主园赏赐给了孙伏伽。
一些大臣对此不理解, 便向太宗询问为什么这样做。唐太宗回答说:“我刚刚即位,需要在朝堂上下形成敢于直谏的风气。孙伏伽是我登基以来,第一个敢于批评朝政的,所以我要好好奖赏他。”群臣看到唐太宗有虚怀纳谏的诚意,于是竞相直谏,涌现出一-批敢于批评朝政的诤臣。

2、贞观元年,太宗下令官员凡假造官阶和阅历的,不主动交代就要处以死刑,后来, 果然查出有造假的人,唐大宗判了他们死刑。 大理少卿戴认为依照唐律,这些造假之人不应判处死刑,极力反对皇者一生气就杀人的做法, 唐太家听以了他的劝谏。赦免了这些人的死罪。
3、贞观三年(628年)唐太宗下诏关中免两年租税,关东免一年的租税,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改变了主意。魏微知道后,批评他言而无信,唐太宗虚心接受了魏微的批评。
4、贞观五年(630年),唐太宗轻信谗言,杀害了大理承张蕴古,事后,房玄龄澄清了事实,唐太宗十分后悔,随后颁下诏令说道:“从今天开始,凡是判处死罪,即使是斩立决,也要审核三次后再执行。”
5、贞观六年(631年),唐太宗想去封禅泰山,魏微屡次劝说太宗:“现在百姓生活还不十分殷实,仓廪还没有充实,国力还比较弱,您在这个时候祭告天地,以为帝王功业已经实现了,这是十分不妥的。”唐太宗随即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关于魏徵的几个小故事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相关要点总结:

17528696551:唐太宗欲杀魏征中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
尹桑答:唐太宗称得上是一个虚怀纳谏的君主,对于臣子的建议大多都能听取。魏征一向刚正敢谏,说的话虽然对但很刺耳,搞得唐太宗气的想杀了他,但也只是嘴上说说气话,如果皇帝想杀人,谁也是拦不住的。长孙皇后是一代贤后,她...

17528696551:总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皇帝的制度
尹桑答:一:唐太宗:⑴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贞观一朝,人才济济。②革新政治。贞观时期,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②革新政治。贞观时期,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③重议门第,打击...

17528696551: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
尹桑答: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他的主要功绩。唐太宗在政治方面,首先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

17528696551:唐太宗为缓和军民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
尹桑答:唐太宗为缓和军民关系,采取了以下措施 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2、税收上:实行租庸调制,使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障,负担也相对减轻。3、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贞观埋藏人才济济 结果: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17528696551:魏征进谏时说了什么?
尹桑答: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

1752869655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用人特点?重用了哪些人?
尹桑答:武则天用人特点: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重视延揽人才,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重用过: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唐玄宗用人特点:各取所需,虚怀纳谏。重用过: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

17528696551:如何评价唐太宗至少答三点?
尹桑答:1.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善于用兵,屡建功勋。2.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3.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4.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

17528696551:唐朝采用什么措施解决唐太宗的忧虑的,极其作用是什么
尹桑答: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

17528696551:唐太宗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尹桑答: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既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

17528696551:唐太宗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尹桑答: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