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是什么? 简述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和要点。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及施工性能,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严禁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如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粒径在40mm以内,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严禁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另外还需要通过干炒法测定砂子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宜不早于1.5h,宜选用标号在P.O32.5以上的水泥。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S144--2001)等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与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相适应,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为45%~50%,水灰比宜采用0.5~0.6。为改善水工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宜掺进外加剂,水下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掺进外加剂前,必须经过实验,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种类、掺进量和掺进程序。如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 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规范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3、水下混凝土的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二、施工准备工作
对施工设备质量要严格要求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设备、机具要求配套并且性能完好。这是保证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条件。
 1)施工现场要有备用发电机,要保证备用发电机性能良好,足以应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断电情况。
 2)留意混凝土拌和机类型的选择,宜选用大容量拌和机,在数目上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对混凝土拌和机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维修。
 3)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大小要根据灌注混凝土骨料级配要求进行选择。要求导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导管平直,无穿孔裂纹,导管接口处应有弹性密封垫圈。假如导管接头密封不严,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浸进会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须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4)储料斗、漏斗、溜槽以及其他有关灌注机具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储料斗的大小要满足首次封底混凝土存储数目的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笼和钻孔的中心要对应,定位要正确。钢筋笼在精确就位后必须进行加固,防止浮笼或移位,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安设导管,导管尽量放置在孔中心,同时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拆除导管时要保证竖直吊拆不晃动,缓慢进行。
 2)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0.1~0.3m3水泥砂浆放进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进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打开封闭阀,灌进首批混凝土进行封底,混凝土封底时,导管埋深控制在1.5m左右。
 3)留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1.5m,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目要充足。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会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进。假如出现这种导管进水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出,然后重新下导管灌注。
 4)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进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进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确认导管埋深,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公道埋深。此时要留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不返出浆时可以适当缓慢向上提拔震动导管,迫使混凝土灌注。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宜使导管埋得较深。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所以埋管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到6m,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四周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留意灌注速度。
 5)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0.5~0.8m高度,待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将其凿除。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将部分沉淀土取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进导管下形成泥心。
四、混凝土浇筑后的维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上部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因解除对钢筋笼的固定,以保证钢筋笼随混凝土的收缩而变形,避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的损失。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值的25%后,方可拆除护筒或模版。凿除多余混凝土应采用手工操作,不得使用爆破或其他影响其质量的方法。
结束语:总之水下混凝土施工是目前建筑施工界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工艺还不成熟,尚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本文的观点姑且抛砖引玉,恭请各位同行指教。

简述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和要点。~

1、折叠导管法
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适用于水深不超过15~25m的情况。导管的直径为25~30cm,每节长1~2m,用橡皮衬垫的法兰盘连接,底部应装设自动开关阀门,顶部装设漏斗。导管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的作用半径来确定。一般作用半径不应大于3m。
2、折叠袋砌法
用袋砌法浇筑水下混凝土,系把混凝土半满地装入牢固的麻袋或布袋中,由潜水员在水下进行砌浇。袋的孔隙应能使砂浆渗出但不宜过大。采取这种浇筑方法,袋与袋之间的层面,虽然可以从袋孔中挤出的水泥浆互相胶结,但其整体性终究是很差的。
3、折叠倾注法
倾注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可用于岸边水深不起过1.5m的情况。新浇的混凝土堆用夯击或振动等方法挤入已浇的混凝土体中,使只有前沿的混凝土坡面与水直接接触。混凝土的坍落度以7~10cm为宜。采用此种方法应尽量缩短浇筑时间,在浇筑工作未完成之前,先浇的混凝土不得凝固。
4、折叠活底吊箱法
活底吊箱法是将混凝土装在能够开底的密闭吊箱内,通过水层直达浇筑地点,然后开0.3~0.4m 底卸料。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第一次浇筑的砼量能满足将导管埋入最小埋置深度h1,其后应能始终保持管内砼的高度;
2、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只能上下升降,不准左右移动,以免造成管内返水事故;
3、导管直径的选择:水深小于3m可选Φ250,施工覆盖范围约4m2;水深3~5m可选Φ300,施工覆盖范围约5~15㎡;水深5m以上者可选Φ300~500,施工覆盖范围约15~50㎡;当面积过大时,可用多根导管同时浇筑。

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是靠导管内混凝土面与导管外泥浆面之间的压力差和混凝土本身的良好和易性与流动性,不断填满原来被泥浆占据的空间,而形成连续墙体的。
 1.材料要求
1)细骨料宜为级配良好的中砂;
2)粗骨料宜用5-25mm河卵石或5-40mm碎石;
3)水泥为425-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单位用量不少于37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蹋落度为18-20cm.
  2.浇筑要点
1)导管距离两端小于等于1.5m,间距不应大于3m,可取8-10d;扦入深度不小于1.5m,不大于6m;
2)接头管与钢筋笼就位后4h内灌注砼,否则重新清底;
3)砼表面上升速度小于2m/h,且各导管处高差小于300mm;
4)浇砼时,顶面标高宜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后凿出与泥浆接触层;
5)灌注至顶部时,由于导管内砼压力小,砼不易流出,则应减慢速度,减小扦入深度或抽动导管;
6)砼应连续浇筑,中断时间不超过30min;
7)混凝土应按照比结构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提高5MPa进行配合比设计。

相关要点总结:

15590415702: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胥陶答:水上构筑物的施工,面临着水下测量、浇筑等工艺问题;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是关键。本文以三峡船闸下游增设靠船墩工程为例,对于水下基础浇筑的质量控制重点进行了介绍,并就影响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三峡船闸下游引航道,由于库区航运迅猛发展,过闸船舶...

15590415702:钻孔灌注桩施工,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要点?
胥陶答:钻孔桩施工要点:桩位的偏差,泥浆的比种,孔的垂直度,沉渣厚度。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混凝土和易性、导管密封性、首盘混凝土量的计算,埋管深度的控制。

15590415702: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要点?
胥陶答: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要点,以供参考。目前,钻孔灌注桩在沿海地区工程中广泛使用,工艺日趋完善。钻孔灌注桩的水下砼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但往往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等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运用科学、实用的砼灌注工艺以确保...

1559041570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胥陶答:抗渗混凝土底板一般按规范要求不留施工缝或者留在后浇带上,浇筑前应有浇筑方案,确保分层浇筑时不出现冷缝。隣水平施工缝墙体的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宜用止水板或者膨胀止水条,垂直施工缝宜用止水板或止水带,配以齿型模板解决。监理注意事项监理应注意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

15590415702: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
胥陶答:5.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及时测量混凝十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士中的深度保持2~6m之间。6.每根导管的水下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混凝十初凝前完成,否则应掺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推迟初凝时间;7.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8~22cm;8...

1559041570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五要点?
胥陶答:混凝土施工要经历原材料的制备,对各项材料的实验室配比,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后期养护,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注意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保证...

15590415702: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胥陶答: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养护和检查。水下浇筑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任务。以下是具体施工流程的 在准备工作阶段,首先,需要对水下环境进行详细勘测,了解水深、水流速度、水温以及河床的地质情况,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和施工方法至关重要。其次,...

15590415702: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问题及措施?
胥陶答: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孔底沉淀厚度,超过200mm应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定。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 混凝土运至灌注现场后,检查其和易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后,立即开始混凝土灌注,并快速连续进行,不得中断,灌注速度每小时不少于50m3。首批混凝土灌注采用...

15590415702:桥梁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有哪些要求
胥陶答:1.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问题 (1)导管漏水、导管埋入混凝土太深,混凝土含砂率偏小、和易性欠佳等因素,可能造成导管的堵塞,导致浇注中断,若重新灌注浇注时,则混凝土内存在浮浆夹层,造成断桩。(2)护筒外壁冒水,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位移,使桩孔偏斜,无法施工。(3)孔壁坍塌,施工...

15590415702:试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_百度知 ...
胥陶答:(1)在桩内安放内径为25~35cm的钢质导管,水下混凝土通过导管灌入,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内的深度一般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2)导管上设置储料漏斗,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等于1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3)灌入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的全部混凝土...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