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围棋是谁发明的 围棋是谁发明的,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围棋,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其发明者不可考,只有文献为证
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 围棋
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围棋是「有害诈争伪之道」!每颗棋子代表一坐城池,棋盘代表地,棋子之间的线条代表官道,整个围棋就是两国争地战略棋局。

以下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34.htm?fr=aladdin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3]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适情录》则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尧发明围棋

- - 这个具体谁发明的没有记载哦 ,但的确是很早就流传下来的

围棋是谁发明的

围棋是谁发明的,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棋具:
  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也有双面突起的应氏棋子)。棋子的数量以黑白子各180个为宜。(参见中国围棋规则(2002版))。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玛瑙、贝壳等。
  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盘面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启蒙学习中,有13×13、9×9的棋盘。另外,现代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路棋盘。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计时器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计时器。
  棋谱:指记录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笔记本的形式出现。

帝尧所作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扩展资料:
尧(约前2188—前2067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唐地(今河北唐县),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围棋

相关要点总结:

17067784345:围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现在有几个国家下围棋?
花祝答:围棋是中国发明的。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围棋运动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最为兴盛;西方...

17067784345:围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围棋的所有的归则是什么?
花祝答:围棋是中国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围棋规则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

17067784345:围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花祝答:围棋起源于中国,是尧帝发明的,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中就已经有过记载了,之后流传到国外,被世界人民所喜欢。围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在中国古代称为弈,中国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介绍 围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子分黑白两色,多...

17067784345:围棋是中国棋类的鼻祖
花祝答:这里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是古代“文人四友”之一。学下围棋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将围棋下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围棋是中国棋类的鼻祖,古人将其称为弈。据说是尧帝创造了围棋,用来教他的儿子丹朱。后来舜帝觉得儿子商均不够聪明,也教他下围棋来锻炼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围棋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

17067784345:围棋是谁发明的
花祝答:围棋起源于中国,传说是帝尧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使用长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

17067784345:世界上公认围棋是中国发明的吗
花祝答:在隋唐时期从朝鲜才传到日本。围棋本就是棋类的鼻祖,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甚至连《大英百科全书》中也是说围棋是在公元前2356年发明的。...

17067784345: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围棋发明时间
花祝答:公元前2356年。1、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尧发明的,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2、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起源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3、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

17067784345:围棋是谁发明的??
花祝答:围棋传说尧发明象棋原创周武王 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棋盘上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弈棋有对子局和让子局之分,采用包围与反包围的基本战术,故称围棋。围棋对弈,运用“做眼”、“点眼”、“劫”、“围”、“断”等技法吃子占位,战胜对手。下...

17067784345:围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花祝答:围棋的发明可追溯至大约4000年前,由尧帝所创造。这一古老游戏在中国古代被称作弈,被誉为棋类游戏的起源,至今已有超过4000年的悠久历史。根据《世本》等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尧帝是围棋的创造者,而丹朱则是其擅长此道的子嗣。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说法,认为尧帝为了教育儿子丹朱而创造了...

17067784345:围棋起源于中国,那么围棋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围棋的发展历程有多久了...
花祝答:围棋起源于中国,那么围棋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围棋的发展历程有多久了?迄今为止,已经发明并改进了19年的课程。在敦煌和河北发现了17名围棋运动员。至于尧舜围棋的传说,则与神农尝百草、建巢的传说颇为相似。在古代,人们愿意把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归功于一个“伟大”的人,以表达对这项发明和发现的...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