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我国对制造纯碱的生产做了重大改革的科学家是 对制造纯碱作了重大改革的科学家是谁啊?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侯德榜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录取!

侯德榜,名启荣,号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1903—1906年,得姑妈资助在福州英华书院学习。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旧金山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罢课示威。1907—1910年,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毕业后,在英资津浦铁路当实习生。这期间,侯德榜进一步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中国。1911年,侯德榜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誉满清华园,1913年被保送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再入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次年获制革化学师文凭。1918年又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侯德榜被接纳为美国Sigma Xi科学会会员和美国Phi L ambda Upsilon化学会会员。侯德榜的博士论文《铁盐鞣革》,围绕铁盐的特性以大量数据深入论述了铁盐鞣制品易出现不耐温、粗糙、粒面发脆、易腐、易吸潮和起盐斑等缺点的主要原因和对策,很有创见。《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特予连载,全文发表,成为制革界至今广为引用的经典文献之一。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1921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祖国。

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 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于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的农民家庭。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3年以特别优秀的成绩完成预科学业,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接受永利碱业公司的聘请,回国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曾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为解决当时国内外市场急需纯碱,在较短的时间掌握并改进了著名的索尔维制碱法,使工艺过程缩短,而产量大增,1939年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的新的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使纯碱工业和氮肥工业得到发展,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他积极参加科学学会的活动,曾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碱的制造》、《制碱》、《制碱工学》等。1974年8月26日病逝,享年84岁。是中国的骄傲!

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瑞士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红三角”再获金奖,享誉欧、亚、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索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艺,永利公司准备向德国购买新的工艺——察安法的专利。

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不再与德国人谈判。侯德榜与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认真剖析了氨碱法流程,终于确定了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制碱工艺,1941年,这种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1957年,为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他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一生勤奋好学,虽工作繁忙却还著书立说。

个人著作
[编辑本段]

《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纽约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苏尔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威尔逊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制碱工学》是侯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该书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生平简历
[编辑本段]

1890年8月9日 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910年 毕业于上海闽皖铁路学堂。

1913年 毕业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

1916年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获学士学位。

1918年 毕业于美国纽约普拉特专科学院,获制革化学师证书。

1918—1921年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

1921年起 在永利制碱公司任工程师,1923年任技师长(即总工程师)兼制造长。

1927年 起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塘沽碱厂厂长,1936年兼南京铔厂总工程师,1938年兼永利川厂厂长、总工程师,1945年任公司总经理。

1950年 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技术顾问。

1952年 任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

1955年起 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58年 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1922年起 先后当选为中华化学工业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理事,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筹委会主任,理事长。

1949年起 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1950年 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53年 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当选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1954年 起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7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

1974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
侯德榜(启荣,字致本),1890年8月9日诞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坡尾乡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907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0年他毕业于闽皖铁路学校,并到津浦铁路当施工练习生;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学堂;1913年,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名震全校,被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他以《铁盐鞣革》的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
这一年,侯德榜收到一封来自祖国的不寻常的信件,寄信人是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交通受阻时期。中国一向依赖进口的洋碱断了来源,国计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范旭东先生决心在塘沽久大精盐公司的基础上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并进一步发展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可是苦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人才,于是他发信给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恳请他回国共同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就这样侯德榜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瑞士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红三角”再获金奖,享誉欧、亚、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艺,永利公司准备向德国购买新的工艺——察安法的专利,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不再与德国人谈判。侯德榜与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认真剖析了察安法流程,终于确定了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制碱工艺,1941年,这种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1957年,为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他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侯德榜一生勤奋好学,虽工作繁忙却还著书立说,先后发表过10部著作和70多篇论文。《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纽约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苏尔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威尔逊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制碱工学》是侯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该书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侯德榜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其国外会员仅12人,亚洲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
1949年5月,正在印度帮助工作的侯德榜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请他回国的消息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聂荣臻同志亲自到车站迎接。周恩来同志又亲临北京东四十条16号永利办事处看望,并高度赞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几天后,毛泽东主席又接见了侯德榜,详细倾听了他对振兴工业的意见,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
1949年,他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后又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他还历任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化工局顾问、化工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化工部副部长等职务。1957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侯德榜积极从事学术活动,他是最早的中国科学社成员之一,并担任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74年8月26日,这位勤奋一生、功绩卓著的科学家与世长辞,终年84岁。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等领导同志送了花圈,聂荣臻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席了追悼会。历史的风云随着星辰的移转而逝去,而这位科技界名流人物却在人类历史的年轮上留下了璀灿光痕。侯德榜勤奋、创新和爱国的一生,一直在激励后人开拓进取,共创祖国的美好未来。

侯氏制碱法
[编辑本段]
侯氏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

侯德榜

侯德榜

侯德榜 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

对制造纯碱作了重大改革的科学家是谁啊?~

候德榜~~还有他的侯氏制碱法~~~~~~

(1)目前工业制碱方法有二: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题中方法由我们侯德邦所创,称为侯氏制碱法,也称为联合制碱法,反应方程式为NH 3 +H 2 O+CO 2 +NaCl=NH 4 Cl+NaHCO 3 ↓,得到一摩尔的碳酸氢钠同时得到一摩尔的氯化铵,故副产物为氯化铵,氯化铵可用来制作化肥,故答案为:联合制碱法,做化肥;(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反应方程式为NH 3 +H 2 O+CO 2 +NaCl=NH 4 Cl+NaHCO 3 ↓,故答案为:NH 3 +H 2 O+CO 2 +NaCl=NH 4 Cl+NaHCO 3 ↓;(3)在联合制碱法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的原料同时也是反应的副产物,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CO 2 ;(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循环Ⅰ,过滤;(5)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即检验是否含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到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故答案为: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产生白色沉淀;

相关要点总结:

18993383700:(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花采答:提高析出的NH 4 Cl纯度.(4)故答案为:ac.点评:根据联合制碱法的原料为氨气、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反应式为NH 3 +H 2 O+CO 2 +NaCl→NH 4 Cl+NaHCO 3 ↓;主要的副产物为氯化铵,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花采答:可推出反应物有水,同时可知碳酸氢钠为沉淀.反应原理首先是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氨,然后碳酸氢氨和氯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中副产品是氯化铵,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花采答:得到一摩尔的碳酸氢钠同时得到一摩尔的氯化铵,故副产物为氯化铵,氯化铵可用来制作化肥,故答案为:联合制碱法,做化肥;(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
花采答:(1)纯碱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制玻璃、造纸、去污粉、印染等;(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 . Na2CO3+CO2↑+H2O,此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3)从上述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其优点是减缓温室效应和提高...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1...
花采答:3 后的母液循环利用;(5)要检验碳酸钠中是否混有NaCl,只需向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AgNO 3 ,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6)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析出来,所以选项a正确;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b错误。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花采答:故答案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3)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故答案为:NH4Cl;(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所以X是CO2,故答案为:循环Ⅰ;CO2;

18993383700:(9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花采答:都可以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⑤N 2 +3H 2 2NH 3 ,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正方向是体积减少的,升温是使催化剂的效果更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压是平衡正向移动。点评:本题考查的了纯碱的生产工艺,纯碱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其生产工艺也是常考的知识点。侯德榜先生为国增光,值得学习。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进行改革,新的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
花采答: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56.htm ...

18993383700: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花采答: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所以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CO 2 ;(4)因为反应不是瞬间完成的,所以要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反应充分;由溶解度表可看出在30℃~35℃之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因为未反应完...

1899338370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西方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
花采答:(1)纯碱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制玻璃、造纸、去污粉、印染等;(2)NH4Cl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氮元素,属于氮肥;(3)操作I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其名称是过滤;(4)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煅烧 . Na2CO3+H2O+CO2↑;(5)本流程中二氧化碳循环...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