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求钢制直爬梯标准图 求钢爬梯图集02j401图集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给你两份国家标准,一份是83年的,doc格式,另一份是1999年的,pdf格式。但我无法贴图。如果要图,可以按这个标准号到网上搜索一下,肯定可以找到!
因为太长了,83年的标准只给了个标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729.391
:691.714
固 定 式 钢 直 梯 GB 4053.1—83
Fixed steel vertical ladd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s 17888.4-1999
前理绪
「1
本标 准 在 技术内容方面是等效采用ISO/DIS1 4122-4:1996制定的,与ISO/DIS1 4122-4的主要差
别有以下三点:
1. 取 消 了ISO/DIS 14122-4的引言,因为该引言只是对欧盟而言的。
2. 在 IS O/DIS1 4122-4中所引用的欧洲标准或标准草案,凡有相应国家标准或正在制定相应国家
标准的都改为引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了,对无相应国家标准或尚未着手制定相应国家标准的只保留了正
文中真正用到的EN 353-1,其余正文中未提到的均未列人.
本 标 准 是《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该系列标准共由四个标准构成,
其余三个标准分别是:
第 1 部 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 2 部 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 3 部 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本 标 准 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 标 准 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 标 准 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标 准 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
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马贤智、石俊伟、肖建民、张铭续、李勤、隔永才、肖维。
GB 17888.4-1999
ISO前言
本 标 准 是由CEN/TC 114第17工作组制定的。是《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标准的第4部分。该标准的几个部分是:
第 1 部 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 2 部 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 3 部 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第 4 部 分:固定式直梯。
使 用非 金 属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不改变本标准的应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遵守本标准的
全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 械 安 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 4 部 分:固定式直梯
GB 17888.4一1999
Sa fet y o f m ac hi ne ry -
Permanent means of access to machines and industrial plants-
Pa rt 4 :f ix ed l ad de rs
1 范围
本 标 准 规定了适用于有、无防坠落装置的单立柱或双立柱固定式梯子的安全要求和预防措施。本标
准适用于作为进人机器通道的固定式梯子。该梯子可以是:
— 机 器的组成部分;
— 固 定到机器上的;
— 固 定到机器附近的其他构件上的。
对 于 作 为进人机器通道的梯子的选择,见GB 17888.1 ,
2 引用标准
下 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22 65.1-1997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 22 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 /T 1 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 /T 1 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GB /T 1 6755-1997 机械安全安全标准起草与表述规则
GB / T 16856-1997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GB 1 78 88.1-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
的 固 定 设 施 的 选 择
GB 1 78 88.2-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 1 78 88.3-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 / T 17889.2-1999 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3 定义
本 标 准 中除使用GB/T 15706.1 中的有关定义外,还采用下述定义。本标准中所用的主要定义的例
子如图1,2,3,4所示。
3.1 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国家质,技术监督局1999-10一18批准2000-10一01实施
Gs 17888.4一1999
固定 式 直梯是一种稳定地进人升高的工作位置的通道。它具有牢固的固定于双立柱或单立柱上的
踏棍和750^-90。的倾斜角。
3.2双立柱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with two uprights
各 踏 棍 被固定于两立柱之间的固定式直梯。由两根立柱承担载荷(见图2),
3.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with one upright
各 踏 棍 被固定于立柱两侧的固定式直梯,只有一根立柱承担载荷(见图3)0
3.4 梯段ladder flight
固 定 式 直梯的连续部分:
a) 对 于 无平台梯子,它位于起程面和到达面之间,或
b) 分 别 位于起程面与最近的平台和到达面与最近的平台之间;或
。) 位 于 各休息平台之间(见图1)0
3.5 固定式直梯的上升高度H climbing height H of a fixed ladders
整 个 梯 子顶部到达面的步行表面和梯子底部起程面的步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见图1),
3.6 梯段高度h heighth o fth el adderf light
该 梯 段 的起始平面与末端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7防坠落装置anti-fallde vices
为 防 止 或减少人由固定式直梯上的坠落风险的技术设施。
常 用 的 防坠落装置是:
— 安 全护笼;
— 刚 性锚轨上的防坠器。
3.8安全护笼safety cages
用 于 限 制人由梯子上坠落风险的一种组合式框架(见图2),
3.9 刚性锚轨上防坠器guided type fall arresters on rigid anchorage line (fall arrester)
与 使 用 梯子前每个人都必须配带的个人防护装备联合使用的、固定于梯子上的防护装备。当使用者
与固定在梯子上的防护装备联系起来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该装备能防止坠落(见图4),
3.10 到达面arrival level
梯 子 或 中介平台上面的平面,上升到该平面后人可以行走。
3.11起程面departure level
梯 子 或 中介平台下面的平面,人由该平面开始攀登固定式直梯。
3.12中介平台intermediate platform
梯 子 的 使用者通过它可以到达交错梯段的相邻梯段的平台(见图1)0
3.13 休息平台rest platform
装 备 有 所需保护设施的一块区域,设计用于使梯子的使用者在攀登上去或下到地面之前可进行休
息。这些休息平台装备有门,并且尺寸应定得允许采取紧急干预措施(见图1)e
3.14进入平台access platform
安 排 在 到达面或起程面供人步行用的平台。
3.15活板门trapdoor
一 个 常 闭装置,它可以打开让人进人通过平台或通过其他类似的水平结构。
3.16 闭锁(防闯人保护)lockout (intruder-proof protection)
阻 止 进 人固定式直梯的一种装置。
GB 17888.4-1999
十辑名如降硬攀阿暇仲松〔P
已‘已‘0009“,是减
咧举如降足侧坦创珍
斗珍名如除确长称收仲松(u
日已000
t田
伟母郎辑敬似
9“目理.魂
十珍公如卜确长仲侧(.
日日0000〔“ 目誉之
哪珍@
舰外硕攀④
姐卜尽任0
巨哪裂0
阿泪丽曰
阿睁侧答足劣翁
GB 17888.4一1999
丁|11”11|才||1,1||户
① 固定支架
② 踏棍
③ 梯框
④ 安全护笼垂
直构件
⑤ 笼箍
⑥ 出口部分下

⑦ 夹板
⑧ 踢脚板
⑨ 斜扶手
⑩ 平台踏板
@ 门
⑩ 上箍
A一出口部分
B一安全护笼
图2 带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
}/邓
① 立 柱
。)两侧踏棍等高
② 踏棍③ 防滑下保护装置④固定点
b) 两 侧 踏 棍 交 错
图3 单立柱梯子
GB 17888. 4一1999
① 刚性锚轨
② 防坠器
③ 连接器
④ 立柱
⑤ 踏棍
图4 刚性锚轨式防坠器
4 安全要求和/或设施
4.1 一般要求
各 元 件 材料的选择、尺寸和构造模式的确定应满足本标准安全要求和第5章中规定的各种试验数
据。
进 人 机 器的设施应在与作为参考机器的同样安装条件下标定,如果需要,还要考虑环境的腐蚀现
象、振动对结构的损伤、材料的老化等。
可 能 与 使用者接触的所有零件都应设计得不会对人产生伤害(如避免尖角、焊接毛刺或粗糙的边缘
等)。打开或关闭活动部分(门、闭锁)不应对使用梯子的人或梯子周围的人们产生进一步危险(例如剪切
或偶然坠落)。
各 种 接 头、铰链、支座、支撑件和安装件都应保证装配得充分牢固和稳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使用者的安全。
4.2 固定式直梯的强度
4.2.1 一般要求
梯 子 、平 台和安全护笼(当安装时)的结构都应能承受以下规定的预期载荷:
4.2.1.1 梯子元件
梯 子 各 元件应满足GB 17889.2的要求.最大偏移量应不超过30m m(见5.3.1 ).
在 单 立 柱梯子的情况下,用400N 试验力作扭转试验代替横向弯曲试验,梯子的偏移应不超过
20 mm(见图16)。对于踏棍,载荷施加在靠近横向防滑装置100 mm长度上。踏棍的残余偏移量应不超
过踏棍长度的3阶(见5.3-2).
4.2.1.2 安全护笼
在 10 00 N 垂直载荷作用下,永久变形不大于50m m,在300N 水平载荷作用下,永久变形不大于
10 mm(见5-2),则该安全护笼被认为满足要求。
4.2.1.3 装有防坠器的固定式直梯
在 梯 子 的使用者向下坠落并被防坠器制止的情况下,在刚性锚轨上装有防坠器的固定式直梯应能
支撑该载荷(见第5章)。
GB 17888.4一1999
4.2.2 连接元件
连 接元 件 如各种接头、支座、铰链、支撑件和安装件都应装配得充分牢固和稳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
条件下使用者的安全(见第5章).
装 有防 坠 器的固定式直梯,各连接元件应能承受住由防坠器截获人向下坠落所产生的应力。
4.2.3 平台
见 G B 17888.2。
4.3 防坠落装置的安装条件
在 以 下 情况时,梯子应装有防坠落装置:
a) 梯 段 的高度在30 00m m以上;
b) 梯 子 的高度等于或小于30 00m m,但起程处有坠落风险。
注 :当 由 梯子的中心到平台(或类似结构)的非保护边的距离小于30 00m m(见图7)时,认为存在坠落风险。
4.4 梯子
梯 子 的 主要尺寸应如图5和图.6所示。
Gs 17888.4一1999

OOllA\
150
0000T“ 川招V
可副扣OO0n丫HWOONN
飞珍形卡
65 0
;-:z00
① 倾斜连接元件
② 门框
图5 梯子和安全护笼的主要尺寸
350簇A<400
700<B蕊800
GB 17888.4一1999
自剔勤
>200
① 见4.4.1.2
② 见4.4.1. 2和图Sa
③ 对进入平台和其他面的要求见4.7和图11
图 6 单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主 要 尺 寸


梯子底部的起程面
厂、.骊即
GB 17888.4一1999
4.4.1 踏棍的位置
4.4-1.1 两踏棍的间距
相邻 两 踏 棍的间距应是一致的,并应为250^300m m之间。
4.4-1.2 踏棍和起程面、到达面之间的距离
起 程 面 的步行表面和第1级踏棍间的距离建议采用与相邻踏棍间的距离相等。对于在不平坦地面
上使用的可移动机械的情况,起程面的步行表面和第1级踏棍之间的距离最大可变为400 mm,
顶 部 踏 棍应定位在到达面的步行表面同一水平。偏差最大为150m m(见图8a),
① 到达面的步行表面
② 公差
0
一150 mm
a)最上踏棍的位置
① 支承面
一0 了一
「| | | | l e e |J
bl推荐的安装 b2 仅 供 特 殊 使 用 的 安 装
b)多边形踏棍结构
① 无锐边伤害双手
c) U形踏棍结构
图8 踏棍的位置和结构
GB 17BBB.4一1999
4.4.1.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位置
立 柱 两 边的踏棍应在同一水平上或等距离交错配置(见图6)0
4.4.1.4 多边形踏棍位置
多边 形 踏棍的踩踏深度至少为20m m。多边形踏棍的踩踏边只有在特殊使用时才加工成平面(见
图8b)。
4.4.2 踏棍长度
4.4-2-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长度
踏 棍 的 长度应在400^600m m之间(见图5)。但是,在靠近的环境使它们不能使用400m m时,采
用300^400 mm之间的较短长度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事先应进行检查,看是否能找到梯子的有利
位置允许踏棍的长度为400 mm或更长。
4.4.2.2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踏棍长度和防坠器用刚性锚轨
防 坠 器 用刚性锚轨和立柱之间踏棍长度至少应为150m m(见图9),
① 刚性锚轨
② 立柱
③ 踏棍
仁}15o }
图 9 双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踏 棍 长 度 和 防 坠 器 的 刚性锚轨
4.4-2.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
立 柱 和 防滑倒装置之间踏棍长度应在150-250m m之间,并且立柱的厚度应小于80m m(见
图6)。
4.4.3 踏棍的横截面
踏 棍 的 直径应在25^-35m m之间,多边形踏棍的踏面的宽度至少应为20m m。踏棍的横截面应便
于用手抓握。
4.4.4 踏棍表面
踏 棍 表 面应不引起损伤,尤其应注意对双手的损伤(见图8c).
踏 棍 表 面应能阻止脚(鞋底)打滑。当由于环境因素(如油等)使打滑风险增加时,需要提供专门防滑
措施。
4.4.5 防滑出装置
单 立 柱 固定式直梯踏棍的末端应装有防止由踏棍侧向滑出的防护装置。这些防滑出的防护装置至
少应有20 mm高(见图6中的A),
4.4.6 梯子和周围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
梯 子 和 周围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在梯子的前面至少应为650m m,在踏棍的后侧面至少应为
200 mm,在有断续障碍物的情况下,踏棍的后侧面至少应为150 mm(见图5和图6),
4.5 安全护笼
安 全 护 笼应起始于起程面以上22 00^-30 00m m之间。在安全护笼的下面的进人边,安全护笼应没
有妨碍进人梯子的元件。在到达平面,安全护笼应延伸至到达面护栏的高度(见图5),
笼 箍 内 的安全护笼直径应在700^-800m m之间(见图5中D)。由踏棍到安全护笼的距离应为
700^-800 mm之间。
GB 17888.4一1999
在 踏棍 横 轴线上测量的笼内净空,即笼的内侧面和踏棍之间至少应为700m m,
两 箍 之 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5 00m m,笼的两立杆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300m m.各箍应垂直于笼的
立杆安置。安全护笼的各立杆应等距离的固定于箍的里面。它们的连接元件应无任何可能挂住或损伤
使用者的粗糙表面。
如 果 在 梯子前面和侧面的周围结构(墙、机器部件等)能提供等效坠落防护水平,则护笼就不必要。
4.6 起程面、到达面和平台
起 程 面 和到达面,以及中介平台与横向平台都应符合GB 17888.2的有关要求。
作 为 在 起程面和到达面以及在中介平台和横向平台上防止由高处坠落风险的防护装置的护栏应符
合GB 17888.3的有关要求。
4.6.1 起程面
如 果 起 程面的步行表面相对周围或不能承受载荷的起程面的周边(如由玻璃或合成材料构成处)高
出0. 5 m以上,则该起程面应具有护栏或能防止人由高处坠落的设施。
4.61.1 进人平台
如 起 程 面在机器建筑物等结构上,不能认为是一个符合GB 17888.2有关要求的平面时,应提供进
人平台。
4.6-1.2 带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
如 果 带 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到升高的起程面的护栏水平距离不大于1.5 m ,该护栏应装有延长
杆或者护笼结构应向下延伸至护栏(见图10),
延 长 杆 头部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护 笼 和延长杆之间的最短距离应不超过400m m,或
b) 垂 线 与连接延长杆上部与安全护笼的最接近部分的直线构成的角度应等于或大于450;
c) 在 护 栏的扶手高度上延伸部分的宽度至少应为10 00m m,延伸部分上端的宽度至少应等于安
全护笼的直径。延伸部分的净空应设计得使其面积不大于0.40 m2,这些空间的水平宽度不应超过
300 mm.
④无延伸杆的护栏,
@由角度大于等于450确定的延伸高度,
⑥由距离小于等于400 mm确定的延伸高度;
④安全护笼的直径.
图10 延长杆完善的起程面护栏防护功能
GB 17888.4一1999
4.6.2 到达面
4.6.2.1 进人平台
如 果 到 达面在机器、建筑物等结构上,且不能认为是一个符合GB 17888.2对工作平台有关要求
时,应设置进入平台。
4.6.2.2 防止由高处坠落的设施
在 到 达 面的下降边应提供防止人由高处坠落的适当设施,如护栏。梯子垂轴两边护栏的长度至少为
1 500 mm,或者当到达面的边长小于3 000 mm时,应超过全部边长。这与这一长度外安装的某种防坠
落装置无关。
4.6.3 出人口
4.6.3.1 前面或侧面出口
梯 子 可 以从前面或侧面出口至到达面。
出 口 的 宽度至少应为600m m,
4.6 .3 .2 r7
为 了 防 止由到达面的出口处坠落,该出口应安装门。
门 应 符 合下列要求:
a) 该 门 的打开方向不应朝向坠落边;
b) 该 门 应设计得使其很容易打开;
。) 该 门 应自动关闭,如借助弹簧或重力效应使其关闭。
d) 该 门 至少应有符合GB 17888.3中有关扶手和横杆的要求.
4.6.3.3 平台的出口、活板门
由 于 技 术原因需要时,平台可以有一个开口允许进人(或由此出去)到该平台下边的梯子。该平台的
尺寸至少应等于安全护笼的直径。
为 了 防 止通过这一开口产生坠落风险,该开口处应装有活板门或提供带门的护栏。护栏应符合
GB 17888.3的要求,门应符合本标准4. 7. 3.2的要求。
活 板 门 应设计得:
a) 开 口 至少应等于梯子护笼所需的尺寸(D=700m m,见4.5)0
b) 活 板 门应不能向下打开,应向上或水平方向移动。
c) 门 应 容易打开并且打开操作不应出现任何新的危险。为了保证门的自动关闭.它应不能自身保
持在打开位置。
d) 活 板 门的关闭应是自动的(例如通过弹簧或重力),关闭操作应不妨碍使用者由该开口通过。
e) 该 门 应不产生任何使用者可能触及的挤压或剪切点。
4.6.4 安全上下固定式直梯的措施
4.6.4.1 安全上下没有防坠落装置的双立柱梯子(<3 000 mm)的措施
在 两 立 柱顶端和到达面护栏扶手之间应安装有斜扶手。(见图11).
4.6.4.2 安全上下没有防坠落装置的单立柱梯子(<3 000 mm)的措施
在 梯 子 的两边至到达面护栏的扶手之间应安装斜扶手,该斜扶手起始于倒数第二级踏棍的位置(见
图11)。
4.6-4.3 安全上下有坠落防护装置梯子的措施
这 种 设 施应能使梯子的使用者不解除移动式防坠落装置就能达到到达面。
4.6.5 平台
4.6.5.1 平台的安装条件
GB 17888.4 一1999
如 果 固 定式梯子的上升高度H 大于lom ,则该梯子应设有平台。
到 达面 、 起程面分别与最接近的平台之间的梯段或相邻两休息平台之间的梯段(见图3b)、图3c))
高度h应不大于6 m,
① 到达面的步行表面
② 门
③ 护栏
④ 斜扶手
⑤ 无防坠器的单立柱梯子
⑥ 无防坠器的双立柱梯子
图11 在到达面处的斜扶手
4.6.5.2 中介平台
建议 两 梯 段之间的中介平台的长度至少应为700m m(见图5),中介平台应符合4.6.1和4.6.2的
要求。
4.6.5.3 休息平台
休 息 平 台的宽度至少应为700m m,位于梯子附近空档中的休息平台部分应安装有门和扶手。它们
的尺寸要设计成满足进行紧急干预的要求。
4.6-5.4 交错梯段
如 果 需 要,通过机器或周围环境的安排使两相继的梯段可以是相邻的,而没有分离的平台(见
图5)。在这种情况下,下面的梯段应延伸至休息平台以上至少2 200 mm,以为梯子的使用者提供良好
的扶手(见图12),
GB 17888.4一1999
图12 中介平台的例子(交错梯段)
4.7 闭锁的一般要求
为 了 避 免无资格的人进人,需要在固定式梯子上安装闭锁时,可采用以下规定。在通过梯子到达的
地方可能存在的危险见GB/T 16755-1997的附录A,
闭 锁 应 设计得不改变安装闭锁后的梯子的特征.当闭锁关闭时,应不明显增加梯子自身需要的空
间。当闭锁打开时,应不妨碍各踏棍的使用和不减小由安全护笼与梯子的其他边限定的空间.
附 录 A 指明了可以应用的进人限制措施处的不同高度,在任何情况下,撤离方向应保持畅通。
闭 锁 的 设计需避免使用时出现诸如碰头、夹手指等风险。为此,建议不使用绕水平轴线转动系统。
闭 锁 应 设计得:
— 由 起程面打开的操作可由操作者站在地面上进行;
— 用 一个动作就能打开。
当 危 险 区包括几个进出口时,所有的闭锁都应装有紧急开启装置。
图 13 和 图14显示出了由闭锁元件给出的保护所被盖的面积:
- A 类元件预定用于禁止直接靠近梯子;
- B 类元件禁止进入梯子;
- C 类元件禁止通过上述两种元件所包围的保护区使用梯子.
闭锁 有 效 性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联合使用元件A,A+B和A+B十C实现的。
GB 17888.4一1999
a)由A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0 限 制 人 口
图 1 3
b)由B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由c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心自 由 出 口
梯子下部闭锁元件的防护面积
a)由A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 限 制 人 口
图 1 4
b)由B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c)由C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个 自由 出 口
梯子上部闭锁元件的防护面积
GB 17888.4一1999
5 检验
第 4 章 中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可以通过测量、检查、计算和/或试验检验。采用试验时,应按本章所
述的试验程序进行。
5.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试验
梯 子 的 要素应满足在GB/T 17889.2中规定的如下试验:
— 梯 子的强度试验
— 梯 子的弯曲试验
— 梯 子的横向弯曲试验
— 踏 棍的弯曲试验
— 踏 棍的扭转试验
这些 试 验 根据GB/T 17889.2-1999的4.1中的原则按上面指出的顺序在一个梯子上进行。
对 于 强 度、弯曲和横向弯曲试验考虑的距离L是梯子的两相邻支座之间的距离。
弯 曲试 验 的合格判据:在负载下,最大允许偏移量应低于5X I ,2X 1 0-em m且不超过30m m.
5.2 安全护笼试验
该 试 验 是以梯子在使用现场条件进行。安全护笼固定于梯子上。
10 00 N 的垂直载荷借助于100m m宽的夹子施加于安全护笼最不利的位置上。
允许 的 永 久变形在载荷作用点处测量是不超过50m m,
然 后 将 300N 水平载荷借助100m m宽的夹子施加于安全护笼上认为最不利的点。在载荷作用点
测得的允许永久变形量不超过10 mm.
5.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试验
5.3.1 梯子要素应满足GB/T 17889.2中规定的如下试验:
— 强 度试验
— 弯 曲试验
— 踏 棍扭转试验
对 于 强 度和弯曲试验所考虑的距离L应为梯子的两相邻支座间的距离。
弯曲 试 验 的合格判据在载荷下最大允许偏移量应小于5X L ZX 1 0-6m m且不超过30m m,
5.3.2 踏棍的强度
单 立 柱 梯子的踏棍弯曲试验应按图巧所示进行。
将 20 0 N 的预加载荷垂直地施加于踏棍的踩踏面上,时间1m in。去除预加载荷后踏棍的位置考虑
作为进行负荷试验的参考位2.
预 加 载 荷和26 00N的试验载荷的方向均应垂直于踏棍的踩踏面。预加载荷和试验载荷均匀地分
布在靠近踏棍的横向防滑出装置100 mm长度上。
去 除 试 验载荷后踏棍的残余偏移量应不大于相关踏棍长度的3%o。测量点是在距踏棍的横向防滑
出保护装置50 mm处;测量方向与试验载荷作用线的方向相同。偏移量的测量在去除试验载荷后1 min
内进行。
5.3.3 立柱的强度
梯 子 应 承受按图16施加的应力。
40 0N 试验力的方向垂直于梯子的端面。支座的距离为踏棍间距的四倍(见图16)0
在 载 荷 的作用下梯子的偏移量应不超过20m m.测量点是在承受试验力的踏棍上距横向防滑出保
护装置50 mm处。测量方向与测量载荷作用线方向一致。
Gs 17888.4一1999
① 作 用 线
图15 单立柱梯子踏棍的试验方法
试 验 载 荷
40 0 N
① 作用线
② 测量点
③ 踏棍间距的四倍
图16 单立柱梯子的扭转试验
5.4 支座试验
5.4.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
双 立 柱 固定式直梯支座的强度应考虑按每立柱30 00N 的力计算,沿立柱中心线的方向作用(见
图17)。
每 个 立 柱四个支座,可考虑承受的力将传递给周围的固定部分(例如墙、机壳)。
GB 17888.4一1999
3000N
① 踏 棍
② 立 柱
③ 支 架
④ 紧 固 件
图 17 双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固 定 点 强 度 、载 荷
5.4.2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
单立 柱 固 定式直梯的支座强度应考虑按60 00N 力计算,沿立柱中心线方向作用(见图18),
每 个 立 柱至多四个支座,可考虑承受的力将传递给周围的固定部分(例如墙、机壳)。
6000N

① 踏棍
② 立柱
③ 支架
④ 紧固件
图18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固定点强度、载荷
GB 17888.4一1999
附 录A
(提 示的附录)
梯子闭锁的表示
在梯子顶部、中间或在这些地方联合应用闭锁的表示分别见图A1、图A2、图A3,
分而面保护区城分隔面
分隔面保护区城
保护区城
保护区地分隋面
图A1 防止由顶部进人的保护
图A2 防止由中间进人的保护
保护区域分隔面
分隔面分隔面
分隔面保护区城
x , 闭 锁
图A3 防止多处进人的保护

安装时怎么预埋

求钢爬梯图集02j401图集~

百度一下,造价者,第一个就是哈。在他们的图集下载栏目里有钢爬梯图集02j401图集哈,你直接去免费下就行了。

1.由主体到次体 防止漏项 先算门式钢架GJ--系杆XG--水平支撑SC--柱间支撑ZC--屋面檩条--屋面隅撑YC--屋面拉条、套管--屋面檩托--钢天沟--气楼架--气楼系杆--气楼柱间支撑--气楼檩条及檩托--气楼拉条、套管--吊车梁DCL--制动系统(有些含制动梁)。

相关要点总结:

13624047016:检修屋面爬梯要求高度是多少啊?
汝青答:常规的检修屋面的铁爬梯第一梯级距地面为2米,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攀爬。爬梯高度要求规范 1、钢直梯应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钢材。2、 梯梁应采用不小于50×50×5角钢或60×8扁钢。3、踏棍宜采用不小于φ20 mm的圆钢,间距宜为300mm等距离分布。4、支撑应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组焊成T型钢制作...

13624047016:室外逃生楼梯的材料和设置要求
汝青答:室外逃生楼梯,绝大多数都采用钢楼梯,原因是连结和支撑都比较简单。当然也有混凝土的。室外爬梯(通往屋面的)一般采用钢爬梯,或不锈钢。这几种材料比较好,也比较结实。不燃材料制作楼梯及每层出口应用不燃材料制作。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疏散门设置在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

13624047016:钢爬梯防雷电标准
汝青答:钢爬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需要考虑防雷等安全问题。钢爬梯防雷电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符合国家安全规范钢爬梯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国家现行安全规范。导电接地处理钢爬梯应采用导电接地处理,确保钢爬梯与地面之间没有高电位差。⚡️设置避雷针钢爬梯上应设置避雷针,减小钢爬梯遭受雷击的...

13624047016:爬梯规范及标准尺寸
汝青答:1. 爬梯护栏的高度标准一般不低于1.05米,同时也不应超过1.2米。2. 护栏的宽度通常在0.35米至0.4米之间。3. 栏杆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0.3米以内。4. 护栏底部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0.9米。5. 爬梯护栏的有效高度一般介于800毫米至1100毫米之间。栏杆顶部应至少离楼板200毫米,且水平间距应在100...

13624047016:屋面爬梯在结构图上吗
汝青答:屋面爬梯在结构图上,建筑施工图中的钢爬梯,在平面图中反映为一个有三边的矩形实线,并与墙身紧密结合。在剖面图中反映是铁爬梯的侧面外挑尺寸及离地面至屋面的高度与上下梯段的距离。在立面图中反映铁爬梯的正立面式样及宽度,其构造做法一般采用标准图集,施工图会在以上三个图中标注出采用标准图...

13624047016:爬梯防护笼标准尺寸为多少?
汝青答:可装配式轻钢结构爬梯,它由扶手梯、直梯、护笼和连接件组成,适用于一切需要维修爬梯和安全爬梯的建筑,可应用于建筑维修施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爬梯为装配式,这使得爬梯各个零部件可以随意组装和拆分,方便工人现场组装,不用起重设备。爬梯防护笼的选购技巧 1、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在购买护笼爬梯...

13624047016:垂直爬梯间距规范
汝青答:钢直梯应与其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度到90度范围内。

13624047016:爬梯护笼国家标准
汝青答: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爬梯为装配式,这使得爬梯各个零部件可以随意组装和拆分,方便工人现场组装,不用起重设备;轻钢结构则决定了爬梯在重量上得以优化,重量变轻便于运输,护笼是爬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直爬梯7米以上应设置护笼,爬梯护笼为冲压件,安全可靠。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护笼爬梯 ...

13624047016:电杆爬梯的安装标准
汝青答:电杆爬梯的安装标准:电线杆(钢杆)上的爬梯离地面高度最低为2200mm,根据安全规范,在钢制电线杆上设置的爬梯,必须在人不借助其它工具时无法直接爬上。简介 电杆是电的桥梁,让电运输到各个地方,我们常见的电杆有木制电杆,有水泥电杆,它们的高度不一,矗立在平原山间,遍布在人们周围。电杆的总类...

13624047016:钢爬梯怎么计算?
汝青答:你需要先算出钢梯的高度,再查图集上面T3A07的材料表(P49),直接查询重量就可以了。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