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卡庭惨案是什么事件? 足球的历史?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卡廷惨案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警及官员约25万人被俘。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被苏联杀害的万具波兰军人尸体。苏联对此矢口否认,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断交。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屠杀系德国侵略者所为。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上难解之谜,成为波苏关系中的“历史空白点”。 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塔斯社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不过,苏方当时仍未公开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苏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复印件转交波方。至此,卡廷惨案真相大白。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尘封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1992年10月14日揭开了一层层面纱。于是,关于1940年春苏联内务部在波兰卡廷森林杀害波兰被俘军人、并将罪名按到纳粹德国头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来,引起波兰上下的极大震动。 苏联本打算永不解密档案 戈氏叶利钦看后头发竖立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尔后转归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1991年12月24日由俄罗斯总统接管。 当时,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前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他在1991年12月23日阅读过密档第一卷,是在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 戈尔巴乔夫讲述了这前前后后的情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得知戈尔巴乔夫即将向叶利钦交权后,对密档第一卷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事先应当了解密档的内容,因此,总统办公室主任向戈尔巴乔夫报告了情况,并将密档第一卷摆在总统办公桌上。数小时后,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叶利钦。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克格勃头目竟然是元凶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又过了十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华沙,完成了这一使命。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 至此,前苏联当权者坚持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原来,枪杀成千上万名波军战俘的人,不是苏联一口咬定的德国法西斯,而是苏联自己。 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第二份是19 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关押在三个大战俘营以及其他营地和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据此,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这份文件无可争辩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坚持将错就错,继续歪曲和隐瞒真相。 波媒体将叶利钦比作勃兰特 也有人指责叶氏玩政治游戏 密档第一卷解密后,波兰总统瓦文萨致信叶利钦,称赞他的“勇气”,并说波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已掀开“面向未来,以相互谅解、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新的一页”。 波兰报刊也称赞叶利钦做出的“悔罪的姿态”,“其伟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的跪拜请罪相提并论”。 但令波兰人不解的是,为什么1992年4月瓦文萨访俄时,叶利钦没有转交密档第一卷,而要选择当年10月俄宪法法庭准备弹劾他时才转交呢? 有人据此指责叶利钦也在有意地拖延和隐瞒,并利用密档玩政治游戏。叶利钦则反唇相讥,说“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苏联应对罪行负责”。他还说戈尔巴乔夫很早以前就看过密档,是他长期“保持沉默”。 (作者为中国前驻波兰大使) 卡廷惨案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警及官员约25万人被俘。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被苏联杀害的万具波兰军人尸体。苏联对此矢口否认,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断交。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屠杀系德国侵略者所为。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上难解之谜,成为波苏关系中的“历史空白点”。 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塔斯社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不过,苏方当时仍未公开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苏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复印件转交波方。至此,卡廷惨案真相大白。

足球的历史?~

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格兰。12世纪初,英格兰开始有了足球赛。英国国王亨利四世提出最早的英语词汇foteball定义为足球,比赛是娱乐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
到19世纪初期,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英格兰已经相当盛行。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
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当前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2年,在英格兰诺丁汉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1863年,在英格兰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英足总),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
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904年,英格兰、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
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杯,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
1989年国际足联开始正式把五人制足球纳入管理范围之内,成为其主管团体。

扩展资料:
在现代足球起源的西欧被认为有广泛的足球文化,每个英超俱乐部在赛事当天都会有一份比赛日观战指南。体育场周围的酒吧都会在比赛前就把电视调到直播的频道营造氛围。比如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的比赛,主场城市的酒吧80%都会播放比赛。
去现场看球的球迷会穿戴上主队的队服、围巾,不能到现场的球迷也会穿上队服去酒吧和陌生人一起支持自己喜欢的球队。在足球场上,比赛进行到不同阶段球迷会唱不同的歌。此外南美国家也被认为是足球运功开展广泛的地区。
20世纪50年代,法国出现了“桌上足球”,很快就从欧洲传到了美国。全美喜欢足球的年轻人几乎都会玩桌上足球,甚至还有不少人将这个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美国职业桌上足球选手大约有几百人,每年举行的公开联赛就有10多次。
赛事分儿童组、青年组、老年组三个组别进行,三个组别的地区总冠军再参加全国比赛,全国年终总决赛冠军的奖金就高达数十万美元。
随着运动游戏性功能向经济性功能转变,2002年,ITSF (国际桌上足球联合会)在法国成立。ITSF致力于将这项运动建成推广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所官方承认的体育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球

蹴鞠出现于我国战国后期,主要是一种游戏,在训练士兵时偶尔也把蹴鞠作为一项训练科目。虽然那个时候有一定的规则,但是都很随意,甚至还没有球门。
唐朝时,蹴鞠终于有了球门,而且有了裁判。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曾记载,两队采用脚踢对抗进行攻防,设有裁判官执法。据《蹴鞠图谱》一书在“球门社规”中规定以射进球门的球数多少决定胜负。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还提到,当时已经有了裁判,分别称作“都部署校正”(正裁判)和“杜司”(副裁判),而在《鞠城铭》一书中更记载了详细的裁判原则。


蹴鞠宋、元、明时期慢慢传到了欧洲,被称为“苏克”,也就是soccer的谐音,但那时欧洲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比赛期间赛场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所以足球这项运动很长一段时间被禁止,直到19世纪才恢复。


足球基本规则:
1、手球。指的是除守门员外的球员在踢球时用肩部以下的整个手臂触球,但是当被动“手球”的时候不判其犯规。
2、越位。在进攻方传球球员起脚的瞬间,接球球员比倒数第二个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也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进球或干扰比赛,判罚越位。
3、铲球犯规。背后铲球是足球最严重的犯规。评定是否犯规是看防守球员是否铲到球或是否有铲球的意识。
4、拉扯球员。当发生拉扯球员时,若防守球员对进攻球员的威胁不大或正在处于对进攻方有利的情况下,不判犯规。
5、阻挡。当进攻球员在处于对进攻方有利的情况下过人,球过了,但防守球员用身体或其他方式导致进攻球员无法进攻,则防守队员判阻挡。一般只有恶意依靠身形上的差距有目的的阻挡才会被判罚。
6、抬脚过高。指的是在半空中球员用脚接球,但脚抬的高度超过他的胸部或肩部。
7、动作过大。动作不能对其他球员造成伤害。
8、冲撞守门员。当球在空中且守门员和进攻球员同时争球的时候,进攻球员不可用身体冲撞守门员。
9、掷界外球犯规。发界外球要双手护球过头顶,在球没低于额头时把球抛出去,要注意的是双脚不可离地。
10、拖延时间。比分领先一方的守门员迟迟不发球。
11、吹哨。指进攻方犯规,裁判吹哨而该球员不理会继续进攻。
12、质疑或辱骂裁判。对裁判有恶意的辱骂或不服从判罚的行为。

相关要点总结:

15889241151:卡廷惨案的事件过程
孔冰答:卡廷惨案,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大屠杀”或“卡廷事件”,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联共产党中央的批准下,于1940年春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1940年,约2.2万名波兰军人和公民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被集体杀害。1943年4月13日,攻入...

15889241151:卡廷惨案为何发生?
孔冰答: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入侵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这其中包括了大约2万多名军官和少量的政府人员、律师、还有医生等精英。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

15889241151:卡延森林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孔冰答:根据这一文件精神,两国历史学家组成了联合委员会,负责调查卡廷事件。 2wu IGf4br#I_ 1988年7月戈氏访波,戈答应加紧寻找有关卡廷事件的证据材料。同年,苏首次同意波兰人前往苏联,为卡廷惨案遇难者扫墓。T3L)l `U`#D 1989年2月,波兰公布关于苏联杀害波兰军官的证据。波兰修改关于卡廷事件受害者...

15889241151:如何评价“卡廷惨案”?为何历史书上没有这一事件?
孔冰答: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克格勃头目竟然是元凶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

15889241151:卡廷惨案苏联人当时为什么要杀害那么多波兰军官
孔冰答:这纯粹是苏联的报复。事件起源:在苏联建国初期(1919-1921年),包括今天的乌克兰西部地区还被波兰占领。苏联与波兰为此发生战争,战争期间12-13万苏军被俘,并被关押在波兰,后来其中的65000到70000人回到了俄国,有超过6000人成为了白匪军(在波兰、德国、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2000人成为波兰居民并...

15889241151:苏联为何制造“卡廷惨案”屠杀两万波兰精英?
孔冰答:本文:天津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揭秘“卡廷惨案”真相》 卡廷事件又称“卡廷惨案”、“卡廷森林大屠杀”。1940年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遭到杀害。它是波兰人心中永远的痛,同时亦长期困扰波兰和俄罗斯关系。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随后1943年德方揭发了这一惨案,使苏联与当时...

15889241151:纳粹发现苏联卡廷惨案 谁是斯大林的帮凶
孔冰答:纳粹发现苏联卡廷惨案 :谁是斯大林的帮凶?正文我来说两句(5人参与)扫描到手机 2015-03-25 11:32:51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皓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屠杀现场被发现的场景。1 屠杀现场被发现的场景。 [保存到相册]卡廷森林,波兰人的伤心之地。最近的一次坠机事件,再次唤醒它沉睡70年的悲惨记忆。...

15889241151:卡廷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孔冰答:至此,两万多名波兰人被屠杀的悲剧、波苏(波俄)关系史上历时半个世纪的最大悬案——卡廷森林惨案,其真相终于水落石出。2007年,波兰众议院决定将每年4月13日定为“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并出资将斯摩棱斯克郊区的那片森林建为“卡廷纪念地”,还修建了一个别致的大门。沿着大门走进去,有一块...

15889241151:苏联为彻底占领波兰领土,为什么制造了卡廷惨案?
孔冰答:卡廷惨案 随后,在整个冷战期间,无论是苏联还是被苏联扶持的波兰政府,都对卡廷惨案讳莫如深,并将任何试图获知卡廷事件真相的人士,定为反对苏联和波兰的反对分子。而且,虽然苏联将卡廷惨案称作是德国军队所为,但在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中,却极力回避卡廷事件,卡廷惨案也因此成为历史谜团。一...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