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冬季 混凝土施工 凝固太慢 怎么办 混凝土凝固很慢,怎么回事?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1、做好保温:用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最好做架空;覆盖棉被。
2、蒸汽加温:用木方做架空层,其上覆盖薄膜,再盖上草袋子,通入蒸汽。
3、外封闭、内冲蒸汽:在建筑物外侧做好薄膜封闭及保护,将蒸汽通途建筑物内。

可以参入早强济

刚打的混泥土可以加温

混凝土凝固很慢,怎么回事?~

‘外加剂13’指每立方米13kg粉剂还是水剂减水剂?该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为403kg/kg,13kg减水剂,掺量=3.2%。如果减水剂是粉剂,掺量就太高了。如果是木钙或木钠减水剂(C25常用的普通减水剂),混凝土凝固慢就很正常了,因为木钙和木钠有缓凝作用,掺量过高时缓凝作用巨大,可导致混凝土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不凝。严重缓凝的混凝土,强度发展速率会比较慢,28天内强度会受影响。

另外,C25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可能是90kg/m3,估计是190kg/m3。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异常通常表现为缓凝、速凝和假凝三种,速凝和假凝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困难,缓凝会导致混凝土拆模时间延长、早期强度低,严重时28d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酿成质量事故。本文将对混凝土发生异常凝结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预防措施。
1 混凝土异常凝结原因分析
1.1 速凝、假凝
1.1.1 判断依据
速凝表现为混凝土凝结迅速,出现“整体抱团”现象;假凝表现为混凝土出机后5min~10min失去流动性,出现“扒锅”或“粘底”现象。
1.1.2 原因分析
1)水泥厂按工艺设计生料配比经2磨1烧变为熟料,根据水泥性能所需,用硬石膏、磷石膏、氟石膏、天然半水石膏等作水泥调凝剂,这些物质导致速凝、假凝。
2)水泥生产煅烧过程中回转窑温度过高导致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或无水石膏。
3)立窑水泥煅烧过程不充分、不均匀,熟料含有还原熟料。
4)使用早强型水泥比如R标志的水泥。
5)使用超过水泥用量0.06%的三乙醇胺早强剂,水泥初凝时间不合格。
6)使用木钙、糖钙、多羟基碳水化合物、羟基羧酸类有机物等外加剂以及含有这类成分的复合外加剂。
7)试验环境温度高于35℃,混凝土出机机口温度高于35℃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1.2 缓凝
1.2.1 判断依据
工程施工要求混凝土凝结时间一般为6h~10h左右(特殊要求混凝土除外)。桩基、承台、墩身、隧道混凝土喷涂、衬砌及混凝土砌体等超过24h甚至几天不凝结。
1.2.2 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
a.搅拌站人员未按混凝土外加剂厂家外加剂使用说明要求,盲目多掺外加剂(一般掺量为0.8%~1%)。b.按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将水泥误当粉煤灰使用。c.工作疏忽导致外加剂混淆使用,如将缓凝剂当早强剂使用。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看混凝土发干流动性小擅自给混凝土加水。
2)机械因素
a.计量器具未按照要求自检、送检,长期使用产生较大误差。b.盛放混凝土外加剂的料仓要使用塑料或防腐漆,杜绝外加剂与铁器直接接触。c.放料口传感器失灵,或放料口长期磨损计量不准误差较大。
3)水泥因素
a.水泥自身凝结时间长。水泥生料配比不合理或水泥煅烧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够,导致煅烧后水泥有效成分少,主要靠调凝石膏来调整凝结时间。b.水泥厂或施工单位不注重水泥存放,将水泥长期漏天放置导致水泥吸潮结块。c.水泥厂家根据季节性温度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适当的调整水泥,比如夏季温度高,水泥凝结时间快,厂家会适当降低C3A含量,冬季温度低,水泥凝结时间短,会适当提高C3A含量。d.水泥工艺流程的重大改变,水泥性能不稳定。e.水泥生料来源变迁,矿物含量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工艺流程。f.水泥厂家大量加粉煤灰作为外掺料提高水泥产量。
4)粉煤灰因素
从粉煤灰颜色来辨别一般为灰色,颜色越黑含碳量越高,发黄含钙比较高。a.粉煤灰掺量过高,一般1级粉煤灰需水量为90%,可减少用水量并代替一部分水泥使用,改善工作性能,但过量使用粉煤灰凝结时间长,强度低。b.粉煤灰厂家为提高粉煤灰产量掺合磨细矿渣等以次充好。
5)矿粉因素
矿粉以玻璃体结构为主,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这些活性物质与水泥中C3S和C2S反应填充混凝土孔隙。超掺矿粉会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变长。
6)砂、石料因素
砂、石料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大,除此还有如下情况:a.冬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含水高的砂料有冻结现象,无形中加重了含水量。b.砂质量问题,砂厂在砂中掺合大量的土、碎石等提高砂量,而土对外加剂的影响非常大。c.砂、石料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偏高。
7)外加剂因素
a.外加剂种类繁多,工地上不注意外加剂标识,误用外加剂。b.外加剂对运输、储存、使用掺量有严格要求,未按外加剂厂家说明使用。c.外加剂有一定适应性,调试过程中混凝土满足各项指标要求,但在大批量生产供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不稳定,会在凝结时间上有一定的误差。d.外加剂配方不合理的产品,自身凝结时间长,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e.外加剂复配过程中,缓凝组分含量高。
8)其他因素
a.环境因素。南北方地理位置的差异及温湿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其次水质差别较大,北方水呈碱性,南方水呈酸性(特殊情况除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检验水的各项指标以减少对水泥及外加剂的影响。b.地理差异。北方水泥由北方地质特点所决定,凝结时间一般比较短,而南方水泥凝结时间一般比较长。这是由于各生产厂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差别导致水泥生料组分的差别导致凝结时间的差别。另外东北水泥由于其地处严寒地区,一般抗冻组分SO4含量高。
2 解决方案
1)混凝土3d未凝结,应迅速通知相关人员,果断处理,清除旧混凝土后重新浇筑,以免后续施工造成更大的损失。
2)对于速凝混凝土应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3)分析产生异常原因,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检查搅拌站仪器设备是否存在较大误差,人员是否操作不当,原材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是否合格等。
3 预防措施
1)搅拌站、各工地试验室以及从事混凝土相关操作人员都应进行岗前培训,了解混凝土及外加剂相关知识,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外加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周期性校准及自检和送检工作,以避免由于仪器设备的误差导致混凝土异常状态的出现。
3)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严格使用按合同要求的及以设计好的配合比所使用的原材进行供货,杜绝以次充好。
4)根据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水质、温湿度、地质的酸碱度及化学物质的含量,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并要求外加剂厂家按施工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要求的产品。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