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差动保护中什么是制动区? 差动保护中什么是制动区?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快速性对保证整个区域电网的安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迄今为止,在电网中广泛应用过的母联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电流相位比较式差动保护、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经各发、供电单位多年电网运行经验总结,普遍认为就适应母线运行方式、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等方面而言,无疑是按分相电流差动原理构成的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效果最佳。 但是随着电网微机保护技术的普及和微机型母差保护的不断完善,以中阻抗比率差动保护为代表的传统型母差保护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从电流回路、出口选择的抗饱和能力等多方面,传统型的母差保护与微机母差保护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设备的信息需上传到监控系统中进行远方监控,使传统型的母差保护无法满足现代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需要。 下面通过对微机母差保护在500 kV及以下系统应用的了解,依据多年现场安装、调试各类保护设备的经验,对微机母差保护与以中阻抗比率差动保护为代表的传统型母差保护的原理和二次回路进行对比分析。 1微机母差保护与比率制动母差保护的比较 1.1微机母差保护特点 a. 数字采样,并用数学模型分析构成自适应阻抗加权抗TA饱和判据。 b. 允许TA变比不同,具备调整系数可以整定,可适应以后扩建时的任何变比情况。 c. 适应不同的母线运行方式。 d. TA回路和跳闸出口回路无触点切换,增加动作的可靠性,避免因触点接触不可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e. 同一装置内用软件逻辑可实现母差保护、充电保护、死区保护、失灵保护等,结构紧凑,回路简单。 f. 可进行不同的配置,满足主接线形式不同的需要。 g. 人机对话友善,后台接口通讯方式灵活,与监控系统通信具备完善的装置状态报文。 h. 支持电力行业标准IEC 608705103规约,兼容COMTRADE输出的故障录波数据格式。 1.2基本原理的比较 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的原理是采用被保护母线各支路(含母联)电流的矢量和作为动作量,以各分路电流的绝对值之和附以小于1的制动系数作为制动量。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区内故障时则具有相当的灵敏度。算法简单但自适应能力差,二次负载大,易受回路的复杂程度的影响。 但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由能够反映单相故障和相间故障的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双母线接线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大差是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指该段所连接的包括母联和分段断路器的所有支路电流构成的差动回路。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这两种原理在使用中最大的不同是微机母差引入大差的概念作为故障判据,反映出系统中母线节点和电流状态,用以判断是否真正发生母线故障,较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更可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刀闸辅助接点位置不对应而造成的母差保护误动作。 1.3对刀闸切换使用和监测的比较 传统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用开关现场的刀闸辅助接点,控制切换继电器的动作与返回,电流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都依赖于刀闸辅助接点和切换继电器接点的可靠性,刀闸辅助接点和切换继电器的位置监测是保护屏上的位置指示灯,至于继电器接点好坏,在元件轻载的情况下无法知道。 微机保护装置引入刀闸辅助触点只是用于判别母线上各元件的连接位置,母线上各元件的电流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都是通过电流变换器输入到装置中变成数字量,各回路的电流切换用软件来实现,避免了因接点不可靠引起电流回路开路的可能。 另外,微机母差保护装置可以实时监视和自检刀闸辅助触点,如各支路元件TA中有电流而无刀闸位置;两母线刀闸并列;刀闸位置错位造成大差的差电流小于TA断线定值但小差的差电流大于TA断线定值时,均可以延时发出报警信号。微机母差保护装置是通过电流校验实现实时监视和自检刀闸辅助触点,并自动纠正刀闸辅助触点的错误的。运行人员如果发现刀闸辅助触点不可靠而影响母差保护运行时,可以通过保护屏上附加的刀闸模拟盘,用手动强制开关指定刀闸的现场状态。 1.4对TA抗饱和能力的对比 母线保护经常承受穿越性故障的考验,而且在严重故障情况下必定造成部分TA饱和,因此抗饱和能力对母线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1.4.1传统型母差保护 a. 对于外部故障,完全饱和TA的二次回路可以只用它的全部直流回路的电阻等值表示,即忽略电抗。某一支路TA饱和后,大部分不平衡电流被饱和TA的二次阻抗所旁路,差动继电器可靠不动作。 b. 对于内部故障,TA至少过1/4周波才会出现饱和,差动继电器可快速动作并保持。 1.4.2微机型母差保护 微机母差保护抛开了TA电抗的变化判据,使用数学模型判据来检测TA的饱和,效果更可靠。并且在TA饱和时自动降低制动的门槛值,保证差动元件的正确动作。TA饱和的检测元件有两个: a. 采用新型的自适应阻抗加权抗饱和方法,即利用电压工频变化量差动元件和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前者)与工频变化量电压元件(后者)相对动作时序进行比较,区内故障时,同时动作,区外故障时,前者滞后于后者。根据此动作的特点,组成了自适应的阻抗加权判据。由于此判据充分利用了区外故障发生TA饱和时差流不同于区内故障时差流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抗TA饱和能力,而且区内故障和一般转换型故障(故障由母线区外转至区内)时的动作速度很快。 b. 用谐波制动原理检测TA饱和。这种原理利用了TA饱和时差流波形畸变和每周波存在线性传变区等特点,根据差流中谐波分量的波形特征检测TA饱和。该元件抗饱和能力很强,而且在区外故障TA饱和后发生同名相转换性故障的极端情况下仍能快速切除故障母线。 从原理上分析,微机型母差保护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传统型的母差判据受元件质量影响很大,在元件老化的情况下,存在误动的可能。微机母差的软件算法判据具备完善的装置自检功能,大大降低了装置误动的可能。 1.5TA二次负担方面的比较 比率制动母差保护和微机母差保护都是将TA二次直接用电缆引到控制室母差保护屏端子排上,二者在电缆的使用上没有差别,但因为两者的电缆末端所带设备不同,微机母差是电流变换器,电流变换器二次带的小电阻,经压频转换变成数字信号;而传统中阻抗的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变流器二次接的是165~301 Ω的电阻,因此这两种母差保护二次所带的负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微机母差保护而言,一次TA的母差保护线圈所带负担很小,这极大地改善了TA的工况。 2差动元件动作特性分析与对比 2.1比率差动元件工作原理的对比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与微机母差保护工作原理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两者的制动电流不同。前者由本母线上各元件(含母联)的电流绝对值的和作为制动量,后者将母线上除母联、分段电流以外的各元件电流绝对值的和作为制动量,差动元件动作量都是本母线上各元件电流矢量和绝对值。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的动作判据为: 式中Id——母线上各支路二次电流的矢量; Idset——差电流定值; K、Kr——比率制动系数。 比较上述两判据,当K=Kr/(1+Kr),亦即Kr=K/(1-K) 时,常规比率差动和微机母差的复式比率差动特性是一致的。 2.2区内故障的灵敏性 考虑区内故障,假设总故障电流为1,流出母线电流的百分比为Ext,即流入母线的电流为1+Ext。则Id=1,Ir=1+2Ext,分别带入式(1)和式(3)中。对于常规比率差动元件,由Id≥KIr得:1≥K(1+2Ext),故: 综上所述,母线发生区内故障时,即使有故障电流流出母线,汲出电流满足式(4)和式(5)的条件,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和微机母差的复式比率差动元件仍能可靠动作。 2.3区外故障的稳定性 假设穿越故障电流为I,故障支路的TA误差达到δ,则Id=δ,Ir=2±δ。 对于常规比率差动元件: 由Id<KIr,得δ<K(2±δ),故: 综上所述,母线发生区外故障时,常规比率差动和复式比率差动分别允许故障支路TA有式(6)和式(7)的误差。正误差取前半部分,负误差取后半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率制动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区外故障允许故障支路TA的正偏差比负偏差大,因为该正偏差使得制动量增大,负偏差使得制动量减小。在实际系统中,母线发生区外故障,故障支路TA饱和时,电流会发生负偏差,因此,正偏差无实际意义。 据式(4)至式(7)可得出制动系数与允许汲出电流和TA误差关系,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常规比率差动元件K=0.6时,对应复式比率差动元件是Kr=1.5,区内故障允许有33%的汲出电流,区外故障允许故障支路TA有75%的负偏差,可见微机母差保护区外故障的稳定性较好。

电流差动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保护。正相序是A超前B,B超前C各是120度。反相序(即是逆相序)是A超前C,C超前B各是120度。有功方向变反只是电压和电流的之间的角加上180度,就是反相功率,而不是逆相序。
差动保护是根据“电路中流入节点电流的总和等于零”原理制成的。
差动保护把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看成是一个节点,那么正常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上位机报警保护出口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差动保护中什么是制动区?~

防止穿越故障电流造成变压器误动。穿越故障电流通过变压器时,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电流随着按比例增大,以躲过穿越故障电流。 引入比率制动电流这个概念是为了人们容易理解。

从理论上从头说起太复杂。打一个通用的范例,比如每一家都使用的漏电开关,开关内部具有一个共模电感,电感上面还有一个检测线圈。当电流回路流入和流出的电流相等的时候检测线圈没有信号输出。当产生漏电时刻,流入流出具有差值,检测线圈立即输出信号命令关断电路。假如不能明白可以寻找有关书籍看看。

相关要点总结:

15177338099:差动保护id和ir代表什么
满卸答:id表示差动电流,ir表示制动电流,通过查询华强电子网得知。id表示差动电流,等于高侧电流减低侧电流,ir表示制动电流,等于各侧电流中最大值。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是按循环电流原理装设的,主要用来保护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

15177338099:什么是差动保护?
满卸答:差动保护把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看成是一个接点,那么正常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保护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问题二:什么是...

15177338099: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原理?
满卸答:实现保护应先计算被保护设备两侧故障分量的基波相量,然后再构成比率制动特性动作判据。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的动作判据,构成一个完整的差动保护往往还需要用到一些辅助判据,如差流速断判据、TA断线闭锁判据、变压器保护中的励磁涌流制动判据和低电压加速判据等,这里仅就主判据作讨论。

15177338099:什么叫比率制动?
满卸答:比率制动是使差动电流定值随制动电流的增大而成某一比率的提高。使制动电流在不平衡电流较大的外部故障时有制动作用。而在内部故障时,制动作用最小。制动作用通俗的讲就是使保护不起启,阻止保护起启,比率制动就是要在外部故障时使保护不启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用采集来的不平衡电流来抬高保护的启动电流....

15177338099:发电机差动保护的原理?
满卸答:将发电机两端流过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电流称为穿越性电流,而方向相反的电流称为非穿越性电流。作为主保护,发电机比率制动差动保护是以非穿越性电流作为动作量、以穿越性电流作为制动量,来区分被保护元件的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和非正常运行状态的。正常运行状态,穿越性电流即为负荷电流,非穿越性电流理论...

15177338099:差动保护中制动电流从哪里来的?
满卸答:差动保护是输入TA(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保护范围在输入CT的两端之间的设备(可以是线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差动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

15177338099:什么是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又如何 解释?
满卸答:又如何 解释?有 以下几个要注意的:1.变压器差动保护是由高集成、总线不出芯片单片机、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高绝缘强度出口中间继电器、高可靠开关电源模块等部件组成。本装置主要是用于保护变压器设备的.2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保护功能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应具备差动速断保护及带或不带二次谐波制动的复式...

15177338099:发电机的差动保护原理是什么
满卸答:它的动作特性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它有三部分组成,无制动区、比率制动区和速断区,当制动电流小于拐点电流Ig时动作电流为一个常数Iq启动电流;当制动电流大于拐点电流的时候,动作电流随制动电流的增长而沿着一条直线增长;当动作电流大于差动速断电流时,反应了故障情况严重,保护将无...

15177338099:比率差动保护是什么有什么原理
满卸答:本文针对在发电机、变压器中广泛使用的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讨论故障分量保护的基本原理、判据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比率差动保护的原理 当有外部故障引起的穿越电流流过被保护设备时,有很多原因使电流互感器(TA)副边电流产生误差。设两侧TA副边误差百分比分别记为eⅠ和eⅡ,并用D和R分别表示不含误差...

15177338099:什么是差动保护
满卸答:差动保护是输入TA(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保护范围在输入CT的两端之间的设备(可以是线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电流差动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保护。正相序是A超前B,B超前C各是120度。反相序(即是逆相序)是 A 超前C,C超前B各是...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