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一.杨振宁

获奖时间: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原因: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二.李政道

获奖时间: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原因: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丁肇中

获奖时间:

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获奖原因:

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三.朱棣文

获奖时间: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获奖原因:

199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

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用激光束(molassos)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

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

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四.崔琦

获奖时间:

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获奖原因:

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8年10月13日,华裔美籍科学家崔琦因发现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互相作用,能形成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许多电化学过程发生在固体-电解液界面,腐蚀则常发生于固体-气体和固体-液体界面,因此界面物理和表面物理一样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崔琦因此又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扩展资料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振宁

                 百度百科—李政道

                 百度百科—丁肇中

                 百度百科—朱棣文

                 百度百科—崔琦



中国没有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

推荐一些外籍华人获奖者:

1、杨振宁(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2、李政道

1957年,与杨振宁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3、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丁肇中在发现一种新型的重的基本粒子中所作的先驱性工作。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4、朱棣文

199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

5、崔琦

1998年,崔琦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现象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美籍华人科学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杨振宁

百度百科-李政道

百度百科-丁肇中

百度百科-朱棣文

百度百科-崔琦



中国未能获奖,但海外华人科学家却梅开五度获此殊荣。

杨振宁,1954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与杨振宁携手走上诺贝尔奖台,当时年仅31岁,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次年轻的4位得主之一。

丁肇中,1974年8月发现一个新粒子即“J粒子”。1976年与斯坦福大学的里克特(B.Richet,1931-)教授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1997年与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W.D.Fillips,1948-)和法国学者科昂·塔努吉(C.Cohen-Tannoudj,1933-)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因开发了超低温冷冻气体方法而获奖。

1998年,崔琦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现象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李远哲1986年因在化学动态学的交叉分子束法研究的成就与哈佛大学赫希巴奇(D.R.Herschbach,1932)、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波利亚尼(J.C.Polanyi,1929-)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明:中国目前没有人获得Nobel Prize,只有美籍华裔人士得过奖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没有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推荐一些外籍华人获奖者:杨振宁(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与杨振宁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1、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国国籍,后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时杨振宁为美国国籍)。
3、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扩展资料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priset,挪威语:Nobelprisen)诺贝尔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并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的,以表扬在经济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士。
每个奖项都由不同的委员会负责颁发: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经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文学奖经由瑞典学院颁发,生理及医学奖经由卡罗琳学院颁发,和平奖经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
每名诺贝尔奖得主都会获得奖章、证书和奖金。1901年,首名诺贝尔奖得主获得了150,782瑞典克朗,这笔奖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于7,731,004瑞典克朗。10,000,000瑞典克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诺贝尔

相关要点总结:

15158717874: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养良答: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诺贝尔获奖者的奖项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

15158717874:于中国有关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养良答:展开全部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

15158717874:中国为什么没有若贝儿奖获得者
养良答: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国籍),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

15158717874: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有哪几位?
养良答: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有:1、李政道,汉族,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

15158717874: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养良答:3、高琨,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琨,1933年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金山区),中学毕业后高琨前往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学习,1965年高琨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高银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4、钱永健,2008...

15158717874: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名单
养良答:4、高行健 高行健,生于江西赣州,是中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和翻译家。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裔作家,作品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代表作之一是小说《灵山》。5、杨振宁 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享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

15158717874: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有哪些
养良答: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网...

15158717874:中国有哪些人获过诺贝尔奖
养良答:展开全部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

15158717874: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养良答:2、李远哲: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高温超导物理等多个领域。在1982年,他发现了高温超导现象,引发了新型物理学研究的热潮,这项工作为他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李健: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他以研究RNA病毒而闻名。在他的领导下,研究团队...

15158717874:哪些人得过诺贝尔奖?
养良答:展开全部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